pro2

標題/通識國文創意教學的標竿 ─擁有初遇世界的天真     編號/6     留言時間/Thu Oct 28 10:14:36 2004
作者姚振黎     作者網址http://
 
通識國文創意教學的標竿 ─
擁有初遇世界的天真

姚振黎
(清雲科技大學教授)

摘要
提升通識教育的品質與教學方法,一直是教育部推動通識教育的方向與重點。身處知識經濟時代,個人的創新與創造能力成為知識工作者的競爭力所在,故創造力的培養與認識已成為大學通識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處變不驚的時代既是一去不返,國文教師的「講光抄」、「錄音機」、「陳年教材」時代,也宣告結束。本文自創意教師、知識經濟與通識國文之關連,探究國文教學,文分三部分:壹、提升教師精深學養;貳、培養師生良好互動;參、革新教學策略方法;結語:擁有初遇世界的天真。教學既不同於讀書,也不似論文寫作;必須考慮師生雙向溝通。本文寫作方法(methodology),理論為經,實務為緯;又以中國文學實例,佐以美國教育理論,蘄能將學理與實務結合、中國文學與美國教育會通,自教學相長中,對今日從事通識國文教學者,效棉薄之力。

關鍵字:通識教育、國文教學、教材教法


雖然多數人都知道「知識就是力量」,且1965年、Peter Drucker就已提出:「知識」將取代土地、資本、勞動、機器設備,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因素,國文教師是否亦已體會個中義涵?
以知識為核心的新經濟時代,早已悄然來到這個世界,未來必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必懷疑、亦無法逃避。教師以知識為專業技能,焉能自外於此一核心價值。如何持續不斷的利用新的知識,已成為今日通識國文教師的重要課題。展望未來,如何將「知識」這項資源,加以有效管理,必將成為未來數年最重要的教學研究領域;國文教師如何「創造」出獨特的知識,並「運用」至國文教學,是最重要的課題。
質言之,在教學場域中,建構一個於己、於人均有裨益的知識系統,讓知識能夠有效的創造、流通與加值,進而成就一個師生同學習、共歡笑、齊成長,有源頭活水的國文創意教學。



壹、 提升教師精深學養
一、 增廣聞見:珍惜今生見不到兩回的!
當我們講授《世說新語.言語篇》讚美謝道韞的文學才能: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教師若有實際觀雪、賞雪的經驗,加以描述導引,遠較從原文字面講授、或師生一起來馳騁想像力;前者輕省有趣許多,並使學習者更易瞭解:修辭學中的「比喻」,貴在精準、生動、具體、形象化。胡兒與謝道韞對雪的兩種不同比擬,顯示出才情的高低,真可謂巾幗壓倒鬚眉。
但是台灣四季如春,要看到雪,唯有在冬季寒流來襲時,合歡山、玉山等高山上,溫度、溼度配合得宜,方纔看得到雪。當新聞報導合歡山降瑞雪的消息,立即可以引來從合歡山頂綿延三十公里的車輛,等著上山看雪。下雪到底是什麼樣子?看過的人畢竟不多。教師憑空想像,或賴別人形容,仍難以體會。正如我在出國讀書前,知道將要就讀的學校是與哈爾濱相同緯度、一年有半年看得到雪,甚至四月底,仍然會飄大雪時,總愛好奇的問母親:「下雪是什麼樣子?」「是否和下雨一樣?」母親在北京長大,總是回答:「不一樣。下雨時,衣服會淋溼;下雪時,進屋內,趕忙將雪拍掉,衣服不會溼。」如此陳述、比較,我仍無法體會。
在美國歷經無數次微雪、小雪、大雪,甚至暴風雪(snowstorm),看到雪花飛舞、結成冰柱(icicle)、為免行人滑倒或行車翻覆,拚命在路上撒鹽;也看見融雪後,銀白世界變成灰黑且溼漉漉的地面,或是被人踩過後,由雪變成結冰的路面,還曾經因為不知冰比雪可怕,而在冰上滑倒,以致跌斷腿,對於日後講授《詩經.小雅.旻》與《論語.泰伯篇》:「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更能詮釋on thin ice,其中「又驚恐,又謹慎,好像站在薄冰上的感受」。
當我準備赴紐西蘭前,買了一件杏黃色大衣帶去禦寒,母親說是「杏黃色」。那時,我從未見過杏子,甚至連杏脯都沒見過。到了奧克蘭,我的host family帶我去grocery store,當我看到草標上寫著「apricot」,眼睛快要掉出來!「啊!杏黃色!」
當我自山西運城搭乘子彈頭車,沿路看到「窯洞」;當我教完〈魏風.伐檀〉,未及一週,就到了風陵渡──原詩的誕生地去探訪;當我在寧波,參觀中國現存歷史最久的民間藏書樓、建於明朝嘉靖40至45年(1561-1566)、范欽的天一閣;當我在南京參觀東南大學與南京大學的浦口新校區,車行經過長江大橋,難以相信能夠生平第一次見到長江;當我在夜暮時分,自北京首都機場搭往山西太原的飛機上,聽到「本航班將飛越黃河、經過太行山。」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雖然暮色深垂,無法看見機外景色,但是,小時候地理書上的名詞,此刻「黃河」、「太行山」都在我的腳下,我不僅是欣喜,還有禮讚、悸動、如夢幻、卻是真實的複雜感受,一湧而上,使我喜極而泣,古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使得日後詮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時,我與子由「心心相印」。
當我赴美讀書的第一天,看到馬克吐溫《湯姆歷險記》中全世界第三大河、貫穿校園的密西西比河,開闊浩蕩。其後,有機會到密西西比河的源頭,看見素有「江河之父(the Father of waters)」之稱、支流多達250餘條、影響美國民生、交通最重要的一條河川,竟是一跨足就可越過的畎澮,使我日後講授李斯〈諫逐客書〉:「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枚乘〈奏書諫吳王〉云:「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榦,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昭明文選.卷三十九》更能心領神會,進而詮釋其中精義。
俗諺說:「跌倒了,抓一把沙子。」無論是甜蜜或痛苦的歷練,包括在冰上滑倒,跌斷了腿,不良於行四個月,既已發生,都不至「船過水無痕」。《墨子.小取》說:

辟也者,舉也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辭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獨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於其所取予之也;是猶謂也者同也,吾豈謂也者異也。

辟是譬喻,是一種舉他物以明此物的譬喻法。侔是辭義齊等之意,是一種用他辭襯托此辭的比辭法。援是援例的推論,推是歸納的論斷。墨子所謂「辟、侔、援、推」論辯的方法,具有科學精神,中國語文教師能夠把握機會,增廣聞見,以敏銳觀察去取精用弘,珍惜一輩子或許不會遇上兩次的機會!正是墨子「辟、侔、援、推」理論的實踐。

二、經驗重組:實物與書本的交會!
在美國讀書時,看見剷雪車將路上的雪剷至馬路兩邊,馬路兩旁堆得高高的雪時,老美同學因我一人負笈異邦,總會體貼的問:「Does it look like your Great Wall?」 我告訴他們:如果在台灣看到此景,白茫茫的大地一片,我會想到是鹽田曬鹽。
鹽田與雪景,兩個不同的場景,通常不會發生在同一個地方,那是我的經驗重組。
猶記得到美國後、第一次做禮拜,車子駛進教會所在地,眼前好大一個湖,想到:「被稱為『萬湖之州』的明尼蘇達,真真不錯,連禮拜堂的庭院都有一個湖。脫口而出:「How big the lake is!」身旁的老太太好心的告以:「It’s a pond; not a lake.」
每次到明尼蘇達州北部、以煤鐵礦藏聞名的城市Duluth訪問時,總愛順道至西半球第一大淡水湖蘇必略湖(Lake Superior)參觀,天氣好時,能見度高,所見穹蒼是圓的,海天相連,中間明顯分隔;天氣不好時,能見度差,極目四望,迷濛一片,煙波浩渺。總之,無論天氣好壞,都令人心曠神怡。在湖邊一站,立即想到《莊子.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望洋興歎的故事。雖然蘇必略是一個Lake,但以中國人的標準看,豈止是一River,直可稱是Ocean!因為海連天、天連海;無論是天氣好時,海天一線之隔,或能見度差時,眼前一片汪洋恣肆、橫無涯涘的景象,都使人心神浩蕩,胸襟開闊。對於日後講授《莊子》,是有助益。
當我第一次到大陸,在南京開會、發表論文完畢,被安排參觀革命先烈紀念塔,在塔的每一層瞭望,都有不同的感受,令我想到孟子說的:「登東皋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讓我的聯想力插翅而飛,馳騁於實景與典籍交融的情境。
到威斯康辛州開會,夜宿一佔地150英畝(acre)的農莊,僅老夫婦二人,清晨起來帶我觀看其宅院內樹顛水湄的鷹巢及老鷹飛翔,印證前一晚、主人夫婦提供我閱讀有關老鷹身軀、體能、生活、習性的參考書,使我日後在講授杜甫〈義鶻行〉時:

陰崖二蒼鷹,養子黑柏巔,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雄飛遠求食,雌者鳴辛酸,力強不可制,黃口無半存。

藉義鶻為蒼鷹報殺子之仇,而擊殺白蛇的寓言詩,諷刺殘暴的惡人,歌頌除暴安良的俠義精神,體會更深刻。
當我在一年有六個月可以看到雪的校園出入,並曾深夜獨行在有如流沙般的雪暴風(blizzard)中,偌大的校園,除了遠處有大型剷雪車在孤獨的進行「mission impossible」,若非熟悉回家的路,且近在咫尺,我一定會got lost,對日後詮釋岑參邊塞詩〈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中,風雪交加、飛沙走石的環境,「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國的嚴寒奇景、壯美畫面,在一片遼闊無際、紛紛揚揚的白雪世界中,對作者戍守邊塞之心境有了更真切的體認。
當我到山西臨汾參觀堯都,至今猶見其恢弘氣象,遼闊視野,想到小時候背的「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當我行經聞喜,極為欣喜,不由得背起《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因為書上曾告訴我:「曲沃,在今山西聞喜縣東。」當我在南京吃著蓴菜蛋花湯,想到《晉書.張翰傳》「鱸魚蓴菜之思」,張翰不就是為它辭官歸故里嗎!車過淮陰,想到韓信胯下受辱、漂母賜飯的發生地。我感受到司馬遷當年在薛城觀看孟嘗君養士的大鼎、到曲阜觀孔子車服禮器、到淮陰看韓信父母的墓地,以及賈誼在長沙作〈鵩鳥賦〉、韓愈作〈湘中詩〉,渠等望風嚮慕之情!
實物與書本交會,享受經驗重組,我樂在其中!

三、博古通今:觀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範文講授宜站在作者或當事人當時的時空背景與立場,此乃避免想當然耳的膠柱鼓瑟。
今天讀《世說新語.賢媛篇》,記陶侃母親湛氏的賢德,其中一則寫陶侃家境貧困,於冰雪積日之時來了范逵,還帶來許多僕人與馬匹,湛氏囑咐陶侃出面應酬,自己剪下頭髮賣掉,買米招待客人,剉碎草墊餵馬,使陶侃「大獲美譽」。〈任誕篇〉記載:阮籍在司馬昭聲稱以孝治天下時,母親喪期飲酒吃肉,今人覺得不可思議,實則阮籍並非不要禮教,而是反對在形式上弄虛作假、沽名釣譽的偽禮教。又〈汰侈篇〉記石崇每邀客燕集,對石崇殘殺侍婢以擺闊,今人難以想像。然而,若瞭解古代侍婢屬主子個人財產,《世說新語》雖無批判之詞,但王敦故意袖手旁觀、見死不救的冷酷心理,卻昭然若揭。也能明瞭蘇軾〈方山子傳〉主人翁陳慥捨河南洛陽富樂生活、攜家人僕從隱居湖北黃岡之難得。
教師應當體認:時代差異,對價值觀、事理的看法會改變。例如:從小我們被調教:客人送禮,不可以「猴急」的在客人面前就拆禮,即使窮,不可以露出窮相,免得好像眼巴巴、迫不及待的檢查客人送我什麼,造成客人的難堪。但是,老美以當面拆禮物為禮貌,並且不論禮物輕重,總之,情義重。看完禮物,再給送禮者一個hug,說一些「我好喜歡……」的話!
剛到美國讀書時,我的host family帶我去看美國第38屆副總統(1965-1969)韓福瑞(Hubert Horatio Humphrey, 1911-1978)的墓地(按:韓福瑞於1964年被Johnson總統擇為競選夥伴),有兩個墓穴,一個已經埋葬韓福瑞,另一個為空穴,原準備其妻去世後下葬於此。但是,接待家庭在一旁告訴我:「韓福瑞夫人已經改嫁了!」聽到這樣的說明,頓時覺得shocked,「烈女不事二夫」、「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近思錄.卷六.程氏遺書》「水性楊花」……等,一湧而上,脫口而出:「it’s a travesty!」同理,賈桂林甘迺迪(Jacqueline Bouview Kennedy Onassis)雖然曾貴為第一夫人,在改嫁歐那西斯後,美國人對她的愛護與尊敬並未嘗減損。在其去世後,不仍然下葬阿靈頓國家公墓、甘迺迪的墓旁嗎?因為老美以為:每個人有權為自己做生涯規劃、對自己的抉擇負責,尊重每一個個體及其決定。這是今天、同在一個地球上生活的人,中、西方對事理認知有如此大差異,何況我們在從事國語文教學時,常遇到古文、古事,因此南北朝時、顏之推(531-約590以後)《顏氏家訓.勉學》云:「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然而,被習慣所役使或驅動的人,思考的彈性與創意常付之闕如。
土生土長的明尼蘇達州人(Minnesotan),很難想像:我這輩子長這麼大,第一次看到雪,是來到明尼蘇達州以後。因為,看見雪,對該州人而言,就如吃飯、睡覺一樣的理所當然。
國語文教師對於中國文學著作愈精熟,博古通今,則徵引愈為便利。當講授梁實秋作品:〈什麼是「詩人的生活」〉、〈文學與革命〉、〈書評兩種〉,均提及作家不須心馳外務的擴大生活面,而應內轉,沈靜體會普遍、固定之人性的「內傾創作論」,此一論點實與〈大學〉所云:定、靜、安、慮、得,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工夫,及《莊子.達生》紀渻子養鬥雞之「呆若木雞」、痀僂丈人承蜩、孔子見呂梁丈人蹈水如履平地、梓慶削木為鐻、《荀子.解蔽》之「虛壹而靜」、《列子.湯問》黃帝與容成子之神視、內觀,陸機〈文賦〉之「收視反聽」、《文心雕龍.養氣》贊曰:「元神宜寶,素氣資養。」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之「機應於心」、蘇軾〈送參寥師〉「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為一脈相承之思想。唯虛靜心胸,排除干擾,並非無思無慮,一片空白,而是如東坡所云之「了群動」、「納萬境」,使神與物遊,超以象外。
韓愈〈毛穎傳〉與太史公筆法有何關連?白居易〈廬山草堂記〉與王禹偁〈黃岡新建小竹樓記〉二文之比較為何?梁實秋〈音樂〉與歐陽脩〈秋聲賦〉寫作有何同異?……均有賴國語文教師博古通今、融會貫通,以免鬧出講授「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告訴學生:「有客從遠方來,送我兩條鯉魚,叫兒子去燒兩條鯉魚,……」 跋前疐後的窘境,或想當然耳的猜測;使得講授《莊子》時,是《莊子》的《莊子》,而非教師個人的《莊子》,或臆測揣度的《莊子》。

四、古為今用:享受深造自得、左右逢源的樂趣!
國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絕非調教出:食古不化的今之古人。以書信寫作教學為例,今天已不是「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少卿足下:……」若不能古為今用,使學生在學習後,靈活運用,即無法享受學習國文的樂趣。因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故在時間、地點、官銜上,均宜用今天學生熟悉的名稱,增加親切感與認同感,此皆賴教師有精深學養、以古喻今。
教師的學養可分為兩方面:一是本科方面的知能,二是相關學科的知能。
學問浩如煙海,可謂深而無底、廣而無涯。值此舊聞新知,層出不窮,世界潮流,瞬息萬變之際,不僅講授的教材年有更迭,詮釋教材的方式和觀念,也日新月異。如果教師故步自封,不求在學養上深造自得,試問以口耳記問之學,如何能立足講台,為人師表?孔子常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為終身之憂。 此一老而彌篤的治學精神,值得效法。
關於本科方面的知能,以國、高中國文教師為例,國文課程標準的規定:國文教學的內容,至少包括範文教學、作文教學、書法教學、課外閱讀教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等。所以國文教師平日最為急需裝備的本科知識,莫過於文字學(包括聲韻學、訓詁學)、文法學、修辭學、國學概論、文學史、各體文章作法、書法、講演辯論技巧,及對《四書》有相當的理解。此外,應在散文、韻文、駢文、小說、戲曲五方面的名作佳篇有廣度、深度的涉獵,方得以應付實際教學之需要。
相關學科方面的知能相當多,僅舉其中特別重要者,如:教育心理學、普通教學法、輔導與諮商、中外史地、中外思想家、天文、地理、動植礦藏,甚至音樂、美術、醫藥、衛生等,都應有相當的常識。總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新聞時事、人情世故,方能在授課時得心應手,暢所欲言,否則,一知半解,或全然陌生,必是難以相互生發、滿足學生們的需要。例如:講授劉向《說苑.談叢》: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鳩曰:「自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原為說明扭轉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就要從根本上改掉自己的缺點,若只換一個環境,「治標不治本」、「不能釜底抽薪」,均屬徒然。教師如果有情緒管理學(emotional management)的背景,明白情緒管理學中有所謂的自我瞭解度、自我接受度。自我接受度較高者,面對外人臧否,通常有三種反應:
一、 一笑置之,不受影響;
二、 欣然接受,虛心檢討;不一定認為別人的話是正確,但會思想:原來自己在朋友眼中,還有另一種形象;
三、 主動溝通,心平氣和的拉近與朋友認知上的差距。
反之,自我接受度低者,也有三種反應:
一、自罰:失望、沮喪、自怨自艾,覺得自己是天下最惹人厭者,連朋友都
嫌;
二、他罰:憤怒、激動,覺得自己被別人叛離,不惜與朋友反目成仇;
三、無罰:無奈、茫然、忍氣吞聲,下回見到朋友,還是像沒發生事一般。
國文教師當然希望調教出自我接受度高的學生 ;方纔能夠看重自己、尊重別人、日起有功、精益求精。然而,若教師自身讀書已屬一知半解,當然無法能近取譬 ,最後則難以與學生相互生發,乃是必然的教學結果。
英代爾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Andrew Grove被Time雜誌選為1997年風雲人物。Grove小時因病,失去部分聽力,二次大戰期間,逃離祖國匈牙利(Hungary),初入紐約市立大學就讀,還看不太懂英文,更聽不清上課內容,憑著苦讀不懈,以幾乎全A的成績畢業,距離他踏上新大陸僅有三年。而今儘管名利雙收、大權在握,Grove的辦公室與其他同事並無兩樣;同為250cm X 270cm面積。上班如果晚到,他一樣得千辛萬苦的找parking lot。中午他是員工自助餐廳的常客,晚上關最後一盞燈的,也常是他。一位與Grove 相識30年的朋友說:「Grove 不但個性未改,也從不因外界環境或情勢的順逆、褒貶而自我膨脹或貶抑。」至於Grove則認為:「自己不過是連續8,000次,都擲出銅板正面的幸運兒,自然不須驕傲。」「Grove」與「梟」,全然不同的個體、角色與時空背景,但可作為劉向《說苑.談叢.梟逢鳩》的詮釋、對比與闡述。
當我在寒假結束,學期伊始,收到學生的報告:

在上學期經由網路認識女友,寒假時二人終於見面。我一見鍾情,但女方隨即要求分手。……每當想起和她有關的一切事務,我心裡就沒來由的傷心難過。我好幾次告訴自己要忘記她,但在說這話的時候,不是就正在想她嗎?我有很多的想法感受,但是這些事情我身邊的朋友也不清楚,因為我不想他們笑我傻吧。而老師你上我們第一堂課時,我就知道你是我可以信賴的。幫我保密好嗎?

於是在「保密」的同時,藉由講授先秦諸子散文,《韓非子.說難》衛靈公對彌子瑕的「色衰而愛弛」,情愛由濃轉淡,或說明《文心雕龍.知音》:「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韓非之於秦皇、相如之於漢武,告訴學生們與網友、筆友(pen pal)見面前,該有的心理準備。使得國文課、中國文學著作對現代學子而言,亦覺可親可感,發現讀熟活用,好處多多。
教師在教科書、參考書、期刊雜誌的閱讀上,若能博古通今、古為今用的以古喻今、左右逢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題東林書院聯〉)自能徵引為學生熟悉、有興趣、且生動有趣、親切有味的實例。若在備課時,教師本人都不覺有趣,或不被感動的教材,講授給學生時,師生均覺索然無味,乃必然之事。畢竟,教書不同於論文寫作,必須考慮師生互動(interaction),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motivation),使其願意張開雙耳、打開胸襟聽講,方足以談教學目標、學習效果。

五、與時俱進:散發光與熱的志業!
即令參考用書的選擇,教師也應注意去舊用新。例如:為查閱中國歷代職官職權範圍及其執掌內容的工具書,十年前,教師願讀清朝、黃本驥的《歷代職官表》,已算用功,但是,北京、團結出版社於1999年9月出版、趙德義、汪興明主編《中國歷代官稱辭典》,更加深入淺出。同理,以講授桐城文為例,劉季高點校《方苞集》、《惜抱軒詩文集》、吳孟復標點《劉大櫆集》,近十餘年來,均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教師不須再費時、費力閱讀四部叢刊本,(按:學術論文寫作,不在此論。)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於1987年出版、黃立振編著《800種古典文學著作介紹續編》收錄1980-1983年出版之古典文學作品,甚至包括:全書字數、印行冊數及定價,對於新書、新資訊的汲取,教師自不能抱殘守缺,不知外界情勢與出版資訊。
影響國語文教學成功與否的因素甚夥,其中包括教學者本身、教學目標、課程教材、教學方法、時間運用、教育環境、教學設備、教學評鑑,及學習者本身。當學生反應喜歡上我的課時,我感謝學生願打開雙耳、敞開胸襟,聽我講授。因為《禮記.學記》曰:「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並非尊敬老師本人,而是尊敬老師背後所代表的道。因此,教學不成功,我應負全部責任;教學成功,至少有一半的功勞應歸學生。當我們致力於提升教學品質時,教師若能瞭解近年來教學領域的研究趨勢與成果,自能與時俱進。
春秋戰國時代,孔子有朝夕相處、生活與共的弟子;漢朝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沒見過老師一面,唯賴馬融高足傳授;1200年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愈(768-824AD)作〈師說〉以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宋朝有游酢、楊時的「程門立雪」。時至今日,知識普及,美國的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 也傳到台灣,「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時代,已然來臨。從昔時報紙的誕生,使得「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至今日網路資訊的發達,教師若非有專精學養、恢弘才識,僅以「背多分」、「講光抄」的以不變應萬變,被時代淘汰、被學生淘汰,乃是必然之勢。
不教沒準備的課!每次上課,有如第一次上台;包括已教了二十年的大一國文課。即使範文教材未變,但講授內容與上次絕不相同,因教師每天在讀書、思考、寫論文,日新又新,並配合時代、社會變遷,與時俱進。教不好,是我能力有限,但我一定盡力教好,使學生到教室沒有白白耗損其來上課的時間、精力;甚至要使學生以「蹺課」為憾事。每一次授課,都視為成就一件藝術品。星期日中午以後,是我「齋戒沐浴」的時間,為迎接將要開始的一週課業,任何的會議、宴請,即令是我的老師出面邀約,我仍拒絕。經時既久,大家知道這是我的習慣,也就不再為難。此外,若下午一點鐘有課,我絕不會吃很飽,因為「肚皮飽,眼皮鬆。」我從不「油嘴滑舌」的進教室,而代之以靜心澄慮的將隨即要面對的講授內容review一遍。下課後,我會慰勞自己,從容輕鬆吃一餐!教學,的確鑄型(cast in a mold)我的作息、習慣、生活與人際關係!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推動,台灣教育當局不斷的提倡學校本位(school-based)管理的概念,鼓勵學校能夠發展具有自己特色的學校文化,所謂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概念,已成為台灣這波教育改革的主軸,而行動研究則是落實這項理念的重要途徑(陳伯璋,2001)。因為透過行動研究的進行,不僅能夠認識並解決各類的教育問題,同時也可以探測蘊藏於學校內的能量和潛力,進行自我的評估與策畫,從而發揮學校本身的特色。

六、深入淺出:是經師,也是人師!
當老師之前,應該瞭解:教師該有何種特質,才會被學生接受。美國教育協會曾調查一萬九千名小學生對優良教師的意見,認為優良教師的品質應包括三方面:
(一)能力:幫助學生學習;能訓練學生的品行;指定作業完善且確定;寬嚴適中;活的教學,使學生有興趣;計分公允;語言清晰。
(二)人格:忍耐;溫和;活潑愉快;幽默;知禮;實事求是;整潔;經驗豐富;有系統;健康;聰明。
(三)與學生的關係:能啟發學生向上進取;對學生一視同仁,無所偏袒;對學生的活動有興趣;對學生持友誼的態度;信任學生;瞭解學生;使學生感到愉快;與學生合作;允諾學生自治。
近年來,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世界各國莫不以追求「卓越」為主要的教育目標。卓越一詞(excellence),係指品質從早期要求「好」(good),提升至「很好」(best),再進步至「極佳」(superior),最終至追求「卓越」(excellence),亦即精緻、無缺點的完美境界。
教學品質是教師素質的直接反映,沒有好的教師,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學。學校有好的教師,教育專業品質才能不斷的提升。國家要富強、社會要進步、文化能傳遞發揚,教師負有重大責任。
〈大學〉開宗明義即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確告訴我們:身為一名教師,不僅是為經師,還要做人師,以幫助學生尊德性、道問學,建立正確的「大人」氣度為首要任務。一個好老師不但應做學生的明燈、智慧的傳承者,還要做學生生活的諮商者與人生觀的引導者。教師應盡心盡力的培養學生成為樂觀進取、守法重紀、有情有義的現代人,尤其在此一多元化、急遽變遷的社會中,不但要教導學生如何尋求成功,也要教他們如何因應失敗,面對危機、處理危機,享受中正和平的喜樂人生。
只有心中充滿熱愛的老師,認同「一樹蓓蕾,莫道是他人子弟;滿園桃李,當看作自己兒孫。」方纔能在數十年漫長的教學歲月中,無厭無悔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生命,以換取所教導學生的成長與茁壯。 尤其國文教師,誠如學生所說:「國文老師比導師還瞭解我。」因為國文教學尚包括人格陶冶、道德教育、優質生活,培養讀書人風骨、有獨立思考能力。但是《莊子.養生主》開宗明義即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若每一學習都需要親身經歷與體會,一則歲月不居,人生苦短,時間不許可;二則終將遍體鱗傷。讀書,可以藉別人的經驗,豐富我們的經驗;藉前人的智慧,豐富我們的智慧,消極的免蹈前人覆轍,檢討過去,補苴罅漏;積極的策勵將來,張皇幽渺。因此,國文教師的講授,言教、甚至身教,對學生為學、處世,影響甚大:

因為(大一國文)老師上課內容精彩,深入淺出,一些原本高中時的疑惑,都在上大一國文課時解開了;偶而老師會拿先王聖賢說過的話應用在日常生活上,也會舉些親身經歷的例子,教我們如何把聖賢的話用在自己身上,這使我感觸良多。我最喜歡老師和我們分享她的人生經歷……

時代雖變,但猶有不變者:

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論語.子張》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春申君列傳》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脩《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翻開中文典籍,俯拾即是前人為學、做人處世、應對進退的方法與態度,教師若能活學活用,並深入淺出的講授,則國文教學提供我們為經師,且為人師的施展場域。

貳、培養師生良好互動
針對大學生眼中的導師、導生關係,我曾做了田野資料 ,請問許多大學生,結果從中文系到文學院、到各學院,也從中央大學到外校,學生的反應,九成以上是:有問題不會找導師,而會找同學、朋友、或家人,家人中甚至包括弟、妹,卻不會找導師,導師見面的時候是一學期一次的導聚(按:導師請導生聚餐、吃飯)。
雖然在各種情況下,我們都告訴學生:歡迎隨時找老師。或是隨便一個小紙片,丟在我的辦公室信箱,或是塞進我的研究室門縫,或e-mail,我一看見,就會配合同學的時間談話,但同學也會以:老師的研究好像很忙……。總之,社會變遷、科技發展,學生愈來愈可能,也愈來愈會扮演老師的角色;1200年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愈(768-824AD)〈師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時代,已然來臨。因此,「如何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才有可能進一步提供熱心老師輔導學生的機會。
Harry Sullivan之人際關係論
  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是人際關係論的創始者,他是一位美籍醫生。早期研究興趣在於精神分裂症,後來轉而從社會學與人類學的觀點,研究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發展。結果歸納出兩點:(一)每個人的生存空間,都有一個人際場域(interpersonal field),人際場域對所有人都會造成影響﹔沒有一個人可以自外於人際關係,就如我們常說的「人不能離群索居」。(二)親密關係(chumship)是人際溝通的重要動力;如果沒有親密關係,將會妨害未來人際關係的開展與維持。若人際溝通不良,所產生的焦慮甚至會導致個人的心理失常。依照Sullivan的研究,老師與學生建立親密關係(chumship)包括四個階段: 
一、起始階段(inception)
二、 探索階段(reconnaissance)
三、 傾聽(listening)
四、 同理心(empathy)

一、起始階段(inception)
老師與學生要有良好的人際投契(rapport),是老師有機會協助學生學識、人格健康發展的第一步。因此,認識學生的喜好與特質是必須的。試看今天我們的學生,因為受社會、環境影響,普遍具有的特質是:

逸樂鬆軟的價值取向、
膚淺輕薄的語言形式、
聲光電化的圖像思考、
短暫閒散的人生態度、
盲從風靡的偶像崇拜。

口頭禪是:「哇塞!」「瞎掰」「臭屁」「豬頭」「酷」「遜斃了」「帥呆了」「屌」;語言使用是:「粉(很)」「就醬子(就這樣子)」「倫家(人家)、偶(我)」「→←」;至於言簡而意不賅的廣告詞: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心動不如行動」
「跟著感覺走」
「開個玩笑嘛!」

文字書寫與表達能力,傾向於三字句:「你少來」、「想太多」、「別煩我」……,
影響我們的學生,自我控制、克服欲望、配合外界的程度已逐漸降低;相對的,放鬆自己、滿足欲望、利用外界的程度增加。至於國台語夾雜、英日語湊合,連中文系學生也不例外,看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就知道,因而導師尋求與導生「聯合」,是培養良好人際投契(rapport)的第一步。
用「我們」、「一起」、「共同」等字眼。強調雙方共同有的興趣、價值觀、需求、目標等,聯合雙方共同有的事務。

當老師問我有沒有喜歡的偶像時,我真是嚇了一跳,因為我以為老師都沒有在看娛樂新聞或看明星,不過當您也知道劉德華,並說他「喜愛書法、熱心公益」時,這著實令我吃了一驚啊!

因此,課堂上,學生突然問:「老師市長會選馬英九?還是陳水扁?」我都不回答。因為,如果說:美國教授課堂上不要碰觸sexual harassment,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台灣課堂上不要碰「宗教」、「政治意識形態」,會是導師與導生有好的開始。
從「聯合」進而「信賴」,須由(一)接納──讓學生盡量表達;容許學生犯錯,老師給予瞭解、關心與支持。(二)尊重──承認學生的獨特性(unique)及自我決定的能力,不予以立即評論。(三)保密──對於導生談話內容,予以保密。

我記得上第一堂課時,老師就很認真地教我們,而且還發許多資料給我們看,下課後還會問我們習不習慣這種教法,並歡迎我們提出個人意見或任何問題,這讓我非常高興,因為有些老師根本不在乎學生的感覺,這使得學生在學習興趣上大打折扣。也或許您曾在美國留學過吧,您的教法非常美國化,常讓學生說話,也常將手上的麥克風傳到講台下,使得學生和老師之間互動頻繁,上起課來幾乎沒有壓力。可是或許台灣的學生太過保守吧!同學們似乎並不習慣「美國式」教法,每次有人被您用麥克風一指,就吱吱唔唔說不出半句話,但對於這些同學,您也並沒有言詞厲色的糾正他們,您總是溫柔地說聲「謝謝」,再去問下一位同學,我覺得您這種做法使越來越多同學勇於開口,也漸漸習慣您的教法,我覺得這樣可以讓大家學習說出心中的話,很棒!

這學期開學不久,一名學生在作業中附上他的真情告白:

大家都說學業、社團、交友是大學生的必修三學分,我也渴慕能在課業之外有一段這樣的戀情,尤其是看到同學與女友出雙入對,在這被人稱為「中壢觀光公園」的美麗校園中……。但是,想到自己長相平庸,家境又不富裕,課業平平,也不特別聰明,會有女孩子喜歡我嗎?

教師不小看學生的年輕,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independent individual)、社會的資產(social asset),因此,也需要被接納、被尊重,並期盼保有個人的隱私(privacy)。

二、探索階段(reconnaissance):對學生多層面的瞭解。
去年,一名導生父親過世,班代表和同學們來找我,告以該導生家庭困境,我覺得很抱歉,立即準備了一個白包(賻儀),趁她來簽喪假時致意。她很爽快的接受了。一個星期後,在研究室接到這名導生從台北一家留學代辦中心打來的電話,問「老師,我要到外國遊學,到澳洲好?還是到美國?」隨後,很開心的回學校來找我簽辦休學,到今天,沒有再復學。
我必須承認:連這位導生最起碼的家庭背景都不知道。因此,「萬世師表」孔子,是我「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對象。因為孔子對每個學生都認識、瞭解,並且因材施教。例如:子路性情剛猛,不好學,穿著、行為都似不良少年,孔子以禮誘導,終於使子路成為賢者。《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

子路性鄙,好勇力,性伉直;冠雄雞,佩豭豚,凌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子路的鄙野剛猛,對人無禮,不知道天高地厚。但是經過孔子設禮誘導,子路願為聖門弟子。《說苑》有二段記載子路初見孔子的話:

子路持劍,孔子曰:「由(子路名)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吾者,固以善之;不善吾者,固以自衛也。」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衛;不出環堵之室,而聞於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暴則以仁固之,何待劍乎?」子路曰:「由乃今聞此言,請攝齋以受教矣。」

子路初見孔子,孔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子曰:「吾非此之問也,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亦有益乎?……南山之竹,弗揉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以此言之,又何學為乎?」子曰:「栝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子路就像南山之竹,挺直、堅利。他對自己的勇武非常自負,曾經很率直的問孔子:「子行三軍則誰與?」因為每個人的才氣、學習都不同;每個學生的成長背景、學習興趣、人格特質、生涯規劃也不一樣。
Muggsy Bogues、 身高5’3”,是美國NBA職籃有史以來最矮的球員,但是在6’6”都不算高的美國職籃中,他的長射神準,包抄運傳無人企及。當他青少年時,身材就不高,與同儕練習鬥牛,並告訴他們,將來的目標是打美國職籃,同儕聽了都笑倒在地上。但是今天,當年的練球夥伴們,都很驕傲的告訴其他人:「我曾和Bogues一起練過球。」
李白詩:「天生我才必有用」〈將進酒〉;探索階段使得每位學生先天的才氣、與後天的學習,得以開發。

三、傾聽(listening)
學生來找導師談話,有時只是想要傾吐,要人瞭解,他們並無預設的答案。溝通時,只要導師確實「聽到」、「聽懂」、「聽完」他們的談話,並且在互動過程中,知道所聽到、所瞭解的,與他們所表達的沒有偏差。
美國電視名記者芭芭拉.華特思(Barbara Walters)在她著的How to talk with practically anybody about practically anything. (1970) New York: Doubleday.曾以參加雞尾酒會的經驗,測試「傾聽」的難能可貴。當大家拿著酒杯,觥籌交錯的問著:「How are you? 」回說:「I’m dying! 」對方聽而不聞,竟微笑答以: 「That’s good.」or 「You certainly look great.」華特思結論:寒暄應酬的門面話,對溝通徒勞無益。我經常遇到的例子,僅舉一、二如下:
例一:「很幸運的,我有這分資質,然而總怕別人認為我與眾不同,不願讓大家知道。」一位智商142的學生告訴我:別的同學在看完了某些書或作了某些課業後,很show off的告訴班上其他同學時,這名學生卻告訴我,他早已看完/作好,但不能說。因為他的智商142,而140以上就屬於天才,在班上,長時間以來,他只能讓自己低姿態,以便與同學相處。
例二:昨天下課後,有一位羞怯的學生到台前告訴我:「老師,我有看到七習慣。」我納悶了片刻,想到的是:莫非是1990年全美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的Stephen Covey,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Restoring the character ethic.台灣的中文翻譯本《與成功有約──全面造就自己》但是與我們剛才上課所講的內容全然無關啊?於是我寫了「七習慣」三個字,問她是否正確?此刻,我懂得,她想讓我知道她有看課外書,因我不是一直鼓勵學生多所充實嗎。眼前這位羞怯的同學主動來找老師談話,多麼值得鼓勵!
四、同理心(empathy):The old Native-American adage says, “You can’t understand another person until you’ve walked a mile in his moccasins.”(將心比心)。Stephen Covey,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書中訴說一段這樣的親身經驗:

我個人曾有一次小小的觀念移轉經驗。記得那是周日早晨,在紐約的地下鐵內,乘客都靜靜的坐著,或閱讀、或沈思、或小憩,眼前一幅平靜安詳的景象。這時候忽然上來一名男子和幾個小孩,孩子的喧譁吵鬧聲,破壞了整個氣氛。那名男子坐在我隔壁,任憑他的孩子如何撒野作怪,依舊無動於衷。這種情形誰看了都會生氣,全車的人似乎都十分不滿,最後終於忍無可忍,我對他說:「先生,你的孩子打擾了不少乘客,可否請你管管他們?」那名男子抬起呆滯的目光,彷彿大夢初醒,輕聲說道:「是,我想我該設法管管他們。我們剛從醫院回來,孩子的媽一小時前過世。我已經六神無主,孩子們大概也不知如何是好。」瞬間,看此事的角度改變,想法、感覺與行為也隨之一變。怒氣全消,情不自禁為他難過,同情與憐憫之情,由衷而生。一切就此改觀。《與成功有約》1995,天下文化, p.26
《莊子.應帝王.儵、忽與渾沌》也說: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好動機也可能有壞結果,以上二則經驗或寓言,雖是一古一今、一中一西,均說明了同理心,對於我的教學及與學生互動時,都是很好的提醒。

參、革新教學策略方法
國文教師在提升自我學養、多所充實時,不應僅被視作是知識的接收者,也應是為自己、為別人創造知識的專業人士。值此知識經濟時代,國文教師之行動研究宜注意者,包括:營造班級氣氛、提供學習機會、連貫課程內容、強化外語能力、增強知識與創新。

一、營造班級氣氛
一位好老師應深切體認提供學生正確教育環境的重要,極力避免採用不當的教導方式,否則,無形中將教育出一批心態不正常的學生.如此一來,不僅不能作育英才,反倒是誤人子弟。職是之故,一位好老師應該具有正確的體認:
(一)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常會譴責。
(二) 在敵對中長大的孩子,常懷敵意。
(三)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畏首畏尾。
(四) 在忍耐中長大的孩子,富有耐心。
(五)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懂得自愛。
(六) 在正直中長大的孩子,有正義感。
(七) 在安全中長大的孩子,有信賴感。
(八)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尋得了愛。
良好的班級氣氛,有助於學生學習與汲取知識,尤其表現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關懷,更是關鍵所在。一般而言,這種團契感(solidarity)能夠打破性別、種族、族群、文化、社經地位、身心障礙,及其他個別性的差異所形成的隔閡。處於此一優質的班級氣氛中,學生深具責任感,不僅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且對班級團體中,其他成員之個人、社會與學習利益(interest),也會傾全力捍衛(Good & Brophy, 2000; Sergiovanni, 1994)。是故,教師若能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將使班級發展成為具有支持性、凝聚力與關懷心的學習團體。在此過程中,教師若能於平時的互動中,展現其友善、激勵的氣質、情緒的成熟度、真誠、及對學生的愛護之情等人格特質,令人感受其光與熱,學生自然如坐春風,耳濡目染,深受影響,於潛移默化中,培養出班級經營的團契感。

二、提供學習機會
學生實際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乃是決定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學生每日上課時數與各學期長短,更與學習機會的多寡息息相關。台灣國文教學的上課日數與每日的授課時數,多有統一規定,因此,如何善用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愈發顯得重要。然而,在學校所規劃的學習活動上,教師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班級經營、級務處理、學校例行工作、教育當局的政策執行與方案宣導、其他的學生活動等與學生學習沒有直接相關的活動,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效大打折扣。(Brophy, 1983; Denham & Lieberman, 1980; Doyle, 1986)事實上,有效能的老師善於溝通,熟悉課程、教學生動活潑、過程流暢、充滿自信,並能掌握時間、妥善規劃各類活動、瞭解其優先順序,並迅速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務使學生積極投入與課程相關的活動,全神貫注於學習,避免將時間耗費在與教學目標無關的活動。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當政的貴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稱為「賤人」的仲弓父和「鄙家」子弟子張;有以貨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貢,也有蓬戶瓦牖、捉襟見肘的原思和窮居陋巷、簞食瓢飲的顏淵;有北方的衛人子夏、陳人子張,又有南國吳人子游。 南郭惠子曾問子貢:「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回答說:「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檃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荀子.法行》說明孔子門下的確是良莠不齊的;他相信教育可以化愚為智,化惡為善。
孔子的包容心與欣賞力,使學在四夷;提供每個學生、弱勢族群發展潛能的學習環境。《禮記.王制》提及孔子有教無類、與人為善的包容心: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燠燥熱,廣谷大川異宜。民生其間者異俗,五位異和,器械異制,民服異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

此一「修其教不易其俗」的包容心,尊重個別差異,提供學習機會,使四夷得以自由發展,對中國文化及歷代君王產生極深遠的影響。

三、連貫課程內容
2003年1月24日,台灣的大學學測國文科試題被檢舉:第16-18題組中,有關梁陳時代的「宮體詩」,為龍騰版參考書的獨家教材。提出檢舉的出版業者指出:龍騰版高中國文教科書及參考書的編者同時兼任大考中心命題者,因此被質疑未利益迴避。
據指出:龍騰版的國文課本不但介紹梁陳宮體詩,且舉例說明作家與作品,包括:梁簡文帝蕭綱及其詩作〈詠內人晝眠〉:「夢笑開嬌靨,眠鬢壓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紅紗。」這四句正是學測第18題的答案。據其他版國文教科書的編者指出:一般高中教材不會提到宮體詩,此題偏難,好像在考大學中文系學生。
完整的課程教學,必須在課程設計上有密切的聯繫,且難易適中、循序漸進,以達成教學目標。然而,在課程設計上,教育政策的決策者、出版教科書的廠商、參與教科書編輯的人員、及實際從事教學活動的教師,常忽略引導課程設計的教育目標。(Wang, Haertel, & Walberg, 1993)因此,教師常關注課程的內容與相關的配套活動;書商則因來自各利益團體所加諸的壓力,使得課程的內容不斷擴大,學習動機、趣味性掛帥,卻導致內容缺乏深度、系統、與統整,造成知識與技能分離;教科書編輯人員被質疑與考試/學測等評量掛鉤,「教練兼裁判」。出任大考中心考試命題工作的成員與擔任民間教材編審或顧問之間,只能擇一,不宜「學商兩棲」。因為此種腳踏兩條船的情形,雖構不上違法亂紀,但從高道德標準來檢驗,「兩棲類」學者專家應知所節制;事關「利益」、「道德」的拉鋸,應知所迴避。
否則,影響所及,學生僅會背誦破碎的事實資料、運用孤立的次要技能,欠缺整體性,欲求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不啻緣木求魚。尤有甚焉者,誤用評量,更強化學生支離破碎的片段經驗。理想之道,應回歸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的課程設計,而非囿於外在壓力所形成的拼湊式或雜燴式的課程內容。
教師也應掌握課程聯繫,善於運用各種手勢、表情,精於口語的溝通、表達,並釐清各概念之間的關係與相關結構間的連結,使學生更易理解課程的內容。

四、強化漢/外語能力
台灣為了本土化猛學「母語」,又為了國際化,要全民學英語。相形之下,過去一向強勢的「國語」似乎備受冷落。然而,隨著中國在國際上影響力上升,外國人為了「走進中國」,興起「漢語熱」;不但到大陸學漢語,還勤於參加「漢語托福」;通過「漢語托福」,不但能證明自己在大陸留學的成績,而且隨著大陸加入世貿組織,這份證書對在大陸求職極有幫助。
據初步統計,目前有46,000名外國留學生在大陸學漢語,海外則有2,500萬人學習漢語,85個國家、2,100多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僅美國一地就有700所大學將漢語作為通識外語課,日本更有95%以上的大學將漢語作為第二外語。若以數字看,漢語確實是國際社會上唯一能和英語並駕齊驅的強勢語言。
在過去,大多數外國人是因為「仰慕中華文化」,為學習漢學或中國藝術才學漢語。如今,愈來愈多海外企業與機構進駐大陸,為工作需要而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迅速增加,許多外國企業員工須有「漢語水平證書」始獲應聘,報名漢語托福考試者屢屢爆滿。
在中國大陸一躍而為世界主要市場後,中文已成為僅次於英語的世界第二強勢語文,外籍人士紛紛以學習華文作為提升自我競爭力的條件。台灣雖是最早的世界華文學習中心,大陸卻已後來居上,形成兩岸競爭的現象。另一方面,在中英文皆成為全球強勢語言的同時,台灣更應從全球化的雙語趨勢中,強化中英雙語教學的教育目標 ;不應產生:僅通中文,或只重英文、反捨中文的心態。
「經濟實力」與「語言權力」間關係密切;英語挾著十六世紀大英帝國與廿世紀美國力量不斷向全球延伸。在日本經濟傲人時,歐美亦時興學日文;當日本國力出現削弱趨勢,取而代之者,即為中文。
現在全球正是一片華語熱,來台灣學中文的外國人,從完全不懂中文、至可看懂中國古典文學者都有,台灣目前一年有不到一萬的外籍學華語人口,大陸每年約七、八萬。加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口數量非常龐大,在其他國家也都有龐大的中國人;歐美對此現象非常關注。
中國語文教學,在大陸雖然起步晚,近幾年發展卻非常驚人。自從八○年代起,大陸改走改革開放路線後,學中文熱潮已由台灣延燒至大陸,如今大陸的北京、武漢、上海都有大學附設語文中心。
雖然英語已成為全球的第一語言,但中文的重要性仍然緊跟在後,多數華文教師皆指出:中英文俱佳將讓我們更有競爭力。至少在第一手資訊取得與閱讀,方便活絡許多,進而開拓聽聞與視野。至於中文是台灣的基礎語言,外籍人士都還花許多時間來學中文,現在華語已開始掀起熱潮,自己人更不宜輕視。精熟自己的母語及文學,對國文教師而言,尤其須以高標準檢視之。至於外語能力,國文教師自不宜畫地自限,以免如《禮記.學記》所言:「人之學也,或失則多。」
由全球化趨勢來看,現代人避免不了雙語學習,台灣前「教育部長」吳京最近積極推展中英雙語教學觀念,希望吸引美國人學中文。他指出:美國舊金山早已有正式學制內的雙語小學,其中有三分之一學生的父母是純粹美國人,可見外國人學中文的意願甚高。
台灣中小學課程改革走向九年一貫的今天,語文課程包括國文、英文、河洛語、客語、原住民語的統整,國文教師的雙語能力,在今天台灣教育界強調中學教師須有「第二專長」、大學教師須有「跨領域結合能力」的教育界,越發顯得重要與迫不及待。

五、增強資訊與創新能力
二次大戰以後,貿易的全球化與自由化不僅使產品可以在國際間自由流通,為各國產品創造廣大的市場,也帶動國際分工;各國可根據自身的比較利益,專門生產某一種產品或某一些零件。例如:台灣可以生產全球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電腦鍵盤與滑鼠。自由化亦為各國帶來生產要素與金融的全球化,大幅提升國家與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程度,不斷的創新遂成為各國提升競爭力最主要的來源,而創新來自知識,因此知識就成為提升國際競爭力最主要的來源,知識經濟因之而起,已如前述。
近數十年來,由於資訊、通訊與網路技術(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快速發展,使許多事業的經營都開始e化。例如:1992年、全球只有一百萬人使用網際網路,但在1995年,已有五千萬人使用網際網路;在2000年,則有十億人口使用網路(Neef, 1999, p.40)。ICT的發展亦使服務業的經營突破過去產品的無法貯存、無法傳遞、生產與消費必須同時同地進行的限制。例如:觀眾過去必須至球場看球、上劇院聽音樂、到教室上課;病人必須至醫生所在的醫院接受診療、開刀。但是ICT的發展,使這些服務可以藉由其他工具,如CD、VCD、DVD、網路等傳遞或貯存。今日的球迷可以在全球各地觀看同一場球賽;歌迷可以透過CD隨時隨地聽他們喜愛的歌星唱歌,並且可以重複聆聽;觀眾還可經由網路的傳播,在全球各地聆聽同一場音樂會。譬如:世界三大男高音於1993年、在洛杉磯開唱,我在明尼蘇達大學校園看到;2001年6月18日、在北京紫禁城合唱,主辦單位宣佈當天全球有三億人口同時聆聽此場音樂演唱。同理,教師授課也可以經由網路的遠距教學(distance learning),在世界各地同時播出,學生可以按其學習的快慢程度,重複播放演講的次數。ICT的發展使教學可以在滿足學生特殊需求的同時,擴大市場、減低成本,發揮最大的學習效益。
因此,知識經濟是網路經濟、是科技經濟、是新經濟、是資訊經濟,網路經濟與科技經濟都是知識經濟的一部分,是促成知識經濟發展的因素,但不是知識經濟的本身(Burton-Jones, 1999, pp3-23, Lefebvre et al., 2001, pp49-73)
在知識經濟時代,非實體的、無形的「知識」是創造財富最主要的資源,相較之下,其他實體資源都顯次要。因此有學者稱此種以知識為本的資本主義為「知識資本主義」(Knowledge Capitalism)(Burton-Jones, 1999)。近年來,各國發展知識經濟以美國最成功。Peter Drucker析論其因,指出美國知識經濟的發展應回溯到二次大戰後的〈大兵法案〉(G.I. Bill),因為該法案使退伍軍人可以申請任何等級的學校,一經錄取後,政府即支付其所有學雜費,協助其完成大學或職業教育課程。此法案大幅度的提升美國勞動力的教育水平,使他們能夠在各國發展高科技產業時,取得一個領先的地位(Drucker, 1993, pp.112-114)。
然而,知識經濟時代所強調的不僅是員工的學歷程度,更重要是教育的內容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知識經濟也非萬靈丹,國文教師在變革的經濟過程中,勿忘其根本目標--知識、資訊與創新,方不致在經濟洪流中為經濟所奴役。畢竟,國文教學不僅在傳授知識,也應以創新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使學生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知所進退,守權達變。

結語:擁有初遇世界的天真 !
Tuesdays with Morrie (台灣中文翻譯本作《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1998年7月,大塊文化出版公司)作者Mitch Albom,在大學時,曾被老師寄予厚望。大學畢業後,進入社會浮沈,在幻滅的理想與人生中掙扎。十六年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和大學老師重逢。全書最後,他提出一個問題:你有沒有遇過一位真正的好老師?他把你看作是一塊璞玉、一顆原鑽,只要假以合宜的開發、智慧的磨練,就可以發出耀眼光輝。如果能有這樣老師,即使一位,人生旅程都是幸運的。
猶記第一次站在講台上,面對學生,台下一雙雙渴慕的眼神,等待受教。我驚訝於世界上竟然有這麼美好的事!這些學生不請自來,並且準時坐好,等待聽講,對於從小「好為人師」的我,是何等的快樂與鼓舞!雖然,有人說:教師生活是清苦的,我卻要說:我非但不清苦,而且太富裕了!何況,別人聽我講話,我還有俸祿可拿。因此,我告訴學生:有聽不清楚、說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問到底;因為你付了學費,我有義務、責任要讓你學得愉快且收穫豐富;請隨時反應意見或建議,若擔心當面不好說,或hurt my feeling,不具名、小紙條、email,總之,不拘形式,我能看到即可。你的任何意見,我都會重視。否則,委屈到期末,再提出要求改進的意見,It’s too late!
每當星期週末或假日,我一個人在研究室寫論文、趕研究計畫,讀書思考、準備教材,或批閱學生作業、論文、報告,伴隨我的,無論是電話、電腦、印表機、傳真機、影印機、掃瞄機、冷暖氣機,所有能發光、發熱的,全是機器。到教室上課,使我得以與人接觸,並得到學生回饋。對教師而言,不教沒有準備的課;「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與學生互動時,誠如班固所云:「雖芻蕘、狂夫之議,如或一言可採,亦使綴而不忘。」 因此,面對這些被我塑造或開發的學生,每次上課,有如第一次站上講台的驚喜,總有初次登台(debut)的振奮,也有初遇世界的天真。台下的學生,或許正是幫助我逆向思考,此誠為一人獨自研究、思考、著述時,掛一漏萬的幫補。是以,能夠有機會擔任國文學門教師,比導師還具影響力;在教學相長之外,得以與學生一起認識生命的意義、一起成長,我珍惜這樣的機會!


參考書目/篇目
李誠主編《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台北:天下文化(2001年8月)
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知識經濟的核心理念》台北:天下文化(2000
年12月),頁3-25。
高博銓〈教學研究及其在行動研究上的啟示〉,見《中等教育》雙月刊、第五十
三卷第三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2002年6月)頁124-141
姚振黎〈台灣與美國課程改革理念及實施之比較〉,發表於2002年12月13-15
日、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暨全台灣教育學術團體聯合舉辦「2002
年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
姚振黎〈梁實秋割愛論及其實踐〉,發表於「梁實秋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2002年12月11-12日。又參看《雅舍的春華秋
實──梁實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12月10
日。頁179-218。
姚振黎〈單士釐走向世界之經歷─兼論女性創作考察〉,發表於2002年5月23-24
日、「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中文系、漢學資料中 心女性文學研究室聯合主辦,淡水:淡江大學。又《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2月,頁257-296。台灣:學生書局。
姚振黎〈學校教育選擇權的理論與實施──美國明州的經驗〉,《清雲學報》第24卷第1期,中壢:清雲科技大學,2004年3月,頁237-252。
姚振黎〈震災後校園重建與社區關懷──以美國學校社區化為例〉,《社會文化學
報》,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0年
6月。第10期,頁117-152。
姚振黎〈如何吸引導生來找我?〉,附power point,發表於2000年5月23日(星
期二),國立中央大學學務處、學生輔導中心主辦「導師工作研討會」。又轉載:江蘇﹕《常州工學院學報》,第16卷第一期、總第64期,2003年第1期,2003年3月,頁72-74。
姚振黎〈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三期。台灣:中壢、
國立中央大學(1985年6月)。
Burton-Jones, Alan (1999) Knowledge Capit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le, J. D. (1997) The New American School System: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form, 6(1), pp34-39
Denham, C., & Lieberman, A. (eds.) (1980) Time to Lear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oyle, W. (1986)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pp.392-431) New York: Macmillan.
Drucker, Peter F.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Lefebvre, Louis et al. (2001) Doing Business is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Kluver Academic Publishers.
Neef, Dale (1999) 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 BH, Boston.
OECD (1996) Knowledge-Based Economy.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dsti/sti/s_t/inte/prod/kbe.htm.
Sergiovanni, T. (1994)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作者來自/210.244.25.28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留言     回留言版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