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系三年級8822109
---------------------
陳進樹
一、實証主義

1.老師的觀點:
實証主義主要包含三個重點,即「操作型定義」、「觀察」和「假設驗証」。進言之,具這類思考方的人,喜歡先對某件事物下一簡單明暸的定義,再根據所得之定義進行觀察的動作,當觀察如定義相符時,該人便因而得到驗証,更進一步的才去信服。簡言之,實証主義是以歸納和演繹為原素,進行思考。

2.思想的應用:
一般論文的寫作,是先尋找研究的題目動機,定出研究的範圍和目的,即對研究的東西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再進行文獻回顧,依所觀察的結果和需要,設計論文進行研究的方法,假設出一些和目的相符的條件,依此進行論文的重點,驗証自已的假設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所設計的目的,最後提出結論和建議。論文藉由定義、觀察、假設、驗証而得結論,這是屬於「實証主義」的作法。

3。思想的應用:
現成媒體充斥,在這小小的台灣裡,就有不下二十家大小媒體工作團隊,尤其在「影像」和「SNG」當紅的狀況下,各家新聞無不使出混身解數,使得現在彷彿什麼都可以上新聞了。而我認為「新聞」即是一種「實証主義」的思考應用。在一般大眾心中,早有存在一大堆的「操作型定義」,例如:通姦是差恥的、搶劫唯一死刑、兒女應要孝順、政治人物要清廉……等,而媒體就扮演起偵探的角色,去不斷的「觀察」這社會上發生的事,一但有和大眾心中的「操作型定義」符合時,就加以大肆報導。但奇怪的是,媒體喜觀作逆向操作,即非正面性的新聞就拚命追蹤,惟恐大家無法得到「驗証」似的,例如之前轟動一時的光碟事件即是;而一般正面性「操作型定義」就乏人問津了,反倒是若有人違反了正面性的「操作型定義」,才會得到媒體同仁的關心,例如:兒殺父、政治人物踏腳兩條船、貪污……等。前者的思考模式大概為下:一般負面的操作型定義→媒體觀察→拍到符合定義的事件、畫面→於媒體播出→大眾看到→得到心中定義的驗証→再次堅信其負面的操作型定義。而後者的思考模式大概為下:一般正面的操作型定義→媒體觀察→拍到不符合定義的事件、畫面→於媒體播出→大眾看到→心中定義遭受到強大的執疑→開始懷疑其所知的正面性的操作型定義。我想,現在固有的社會價值混亂,新的價值觀又還未形成,造成社會上出軌(這條當然是指舊的軌道)的事情不斷,這些現象的產生之原因,媒體要負部分的責任,因為報導了太多的負面、違反常理的事件,有時甚至會把其中主角英雄化,混淆了大眾,造成價值觀錯亂。

PS:當然我們不能以偏蓋全,我相信還是有許多媒體堅持自已的品質。

4。我有話要說
針對實証主義,我認為這是科學最基本的驗証方法之一,注意我說的是「基本」而非「正確」。在一項科學研究或一門未知領域中,「觀察」是一項基本的工作,藉由觀察所得,假設一結論,研究人員再進一步探討其原因、原理以解懌其現象、結論,而得到進一步的結論。我認為這過程中,重點是在「探討其原因、原理」,所有的結論都應該經過嚴謹的探討、驗証。然而現在很多人都用使用「膚淺的實証主義」(我姑且這麼稱呼),即:自已或藉由外來的協助,看到了幾個畫面,隨即根據自已的「常識」(愛因斯坦說:常識就是人到成年之前所累積的成見)做出判斷,這樣一來,其觀察的樣本未免太少,且其也未經嚴謹的探討、驗証,所得結論當然成為「已見」而不為大眾所接受。但怕就怕當大家都用這種思考模式時,一般的已見也會成為「不合理的規範」。

二、否証論(卡爾巴柏)

1.老師的觀點: 
否証論簡言之,即是針對一假設,我們只要找到一個特殊可否証點,即可推翻前述假設。例如:假設「鵝都是白色的」,此時只要找到一隻鵝為其他顏色即可推翻此假設。進言之,依否証論的觀點,惟有同時包含二個重點,一是「敢質疑自已的前提」,二是「前提具可否証性」時,才可稱為「理性」。而這否証的精神便是科學進步的來源。

2.思想的應用:
很多研究都會有自已的前提與目的,例如「土壤壓實狀況對土壤承載能力的影響」,這個前提是「土壤的壓實狀況,可能對土壤的承載能力有某種程度的影響。」研究者還不確定是否會有影響,故這是可質疑的前提。而經由實驗結果,兩者間可能成正相關或逆相關,也可能毫無關係,這也表示前提具可否証性。如此這個假設符合卡爾巴柏的論點,甚稱是一個理性的研究。

3。我有話要說
卡爾巴柏的否証論的確是驗証思考是否理性的一個好工具,但是我認為一旦人的思考全部被要求符合否証論時,人的進步速度將大幅降低。有競爭才有進步,而這競爭便是多方在各自的平台上建立起自已的勢力,當你我的勢力碰觸、重疊時所發生的事。例如CPU兩大製造廠各自有其設計概念、規格、資源,而CPU的競爭也在這各自已的平台上展開,在這過程中,其最基本的設計概念、規格是延續的,是不斷的改進的,是堅持自已的產品是最好的,這或許就不完全符合卡爾巴柏的否証論。但我不可否認,很多新一代的設計,便是執疑自已的前提後創新得來的,但若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執疑自已上一秒鐘的想法,那麼我想人們可能會落入純思考的境界,而使得許多已經「夠理性」想法付諸流水。簡言之,我認為追求「純理性」的境界是過於好高務遠的做法。

三、知識論(博蘭尼)

1.老師的觀點:
知識可分為明言知識(集中意識)和隱含知識(支援意識)兩大種,前者是言語可以說明白的知識,如數學;後者是不能明言的,如騎腳踏車的知識。往往人所有的隱含知識遠多於明言知識而不自知,且在許多時候都是隱含知識在主導明言知識。如同科學家在求得「真理」(即明言知識)的過程中,其實已知隱約知道「真理的模樣」(即隱含知識)。

2.思想的應用:
在建築構造物的過程中,要經過一連串嚴謹的計算、設計、施工、管理等,這些都是在課堂中可由師生互動學習而來,換言之,這些都是明言知識(集中意識)。然而往往經過前述過程後,實際施作時,人們總會因為前人的經驗,或是特別的、無法量化、無法明言的因素,而加入了一個重要因子參與其中,那就是「安全係數」,這就是隱含知識(支援意識),而後者這感覺安不安全,往往便影響了構造物的主要設計。

3。思想的應用:
我們在開車或騎車時,有時候需要在車陣中鑽來鑽去,或有時候需要在狹窄的地方會車,或有候在停車時,或有時候在……,這些動作都需要把距離抓好才不會出意外,而當我們在做這些動作時,我們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車頭(或車尾)和障礙物之間的距離,但實際上是靠我們的雙手和雙腳不斷的修正(這可視為支援意識),我們方可達到目的,故我們是藉著支援意識來完成工作的。

4。我有話要說
「支援意識」的存在的確是讓我有了不同的思考,尤其它又在人類求知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實在有些不可思義和難以理解。但有人觀察大自然得到了一些結論,其中有一項為:圓曲形為大自然中最基本的圖形。人類大概也從這學習到而成為其「支援意識」,而導致後來許多研究發展都有這種支援意識的存在,如:電子、質子的形狀、星體的形狀、結構物最佳化的形狀、DNA是雙股螺旋……等,我還能說什麼,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四、權威

1.老師的觀點:
權威可分為「普遍權威&明定權威」兩種,前者是大家默認、心服口服的,而科學家即在追求這種權威,如學術期刊;後者是有權勢者針對特殊需要定出的規矩(權威),如「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所謂的「理性」,可能有時還需要選擇適當的權威去信服,因而科學在普遍權威的基礎上得以進行研究發展,所以「理性」不見得是一味的反權威。

2.思想的應用:
「Allowable Stress Design」(容許應力設計法),是在鋼結構設計時,大家普遍所認同的方法之一,這是由「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所訂定的,從一版到今天已經歷經八次改版。ASD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為全世所認同,是有許多的專家、學者依尋著前人建立起的規範努力研究,不斷的改進與修正,方使這套方法趨於完整嚴謹與實用,這是結構設計領域中的「普遍權威」。

3。我有話要說
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我有一個疑問,「法律、法條」可否歸屬於「普遍權威」或「明定權威」之一呢?根據老師的想法:「普遍權威是大家默認、心悅誠服,多是由支援意識意會到答案為何,而自然形成普遍權威。」法律是大家所承認也誠服(是否心悅不得而知)的,但是經過許多專家學者耗盡心思,歷經數百、千年演進而得來的,嚴然已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即可視為一明言知識,則這是否比較偏向明定的權威呢?進一步探討,有人說:「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尺度」,若是如此,那麼「道德」便是一「普遍權威」了,因為一來是大家默認、心悅誠服的,二來也是種說不清的隱含知識,且歷朝歷年來(起碼在中國)大家深受其限制,進而形成中國社會。如此,法條是屬於「明定權威」,「道德」便是屬於「普遍權威」。根據這個想法,我上面所舉的例子就有些不恰當,因為ASD嚴然已成為建築的法條般,是屬「明定權威」。(以上的思考我又陷入實証主義的思考模式了)

五、典範論(孔恩)

1.老師的觀點:
典範論有一循環,即:典範→常態科學→危機→科學革命→新典範→常態科學,而所謂的常態科學決定了科學家研究的視野、方法以及是否接受某個証據,而且根據孔恩的論點,科學的進步與累積,往往就集中在常態科學的基礎上,一般科學家會努力維持常態科學的正確性和延續性,惟有在不可抗拒的情況下,才會進行革,建立新典範。

2.思想的應用:
台灣存在了一套建築技術規定,所有的構造物都要根據此規定進行設計、建造,可視為「常態科學」,而遇到了接二連三的大地震,部分的房屋、建物受損,需要拆除或補強,可視為「危機」,因而既有的技術規定必需改良甚至重新修定,可視為「科學革命」階段,經過了專家學者的討論、研究,便有了一套新的建築技術規定要大家遵守可視為「新典範」,進而形成新的「常態科學」。

3。思想的應用:
最近由於在系上做專題,有接觸到「績效評估」的領域,而在「私立中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平衡計分卡之規劃與設計––以國內某報社為例,Page.7圖 2.1,研究生周玉婷,民國九十年六月」看到以下的論點。根據Fisher,J. 1992. Use of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s. Cost Management : 32. 中,所提出「非財務性績效計估建立的過程」如下:

→Ⅰ(公司對營運環境劇烈變化感到震驚)
→Ⅱ(公司檢討現有制度,發現原有的控制系統有瑕疵。)
→Ⅲ(公司試著找出會產生競爭優勢的關鍵成功因素)
→Ⅳ(尋找可以量化關鍵成功因素之衡量指標,許多是非財務性績效。)
→Ⅴ(執行制度)

由以上的流程,就是一個典型的「典範輪」的思考。一個固有的公司,會依著該行業的前人所建立的規範(這可視為既存的典範),建立起類似的經營模式(這可視為常態科學),然而隨著時代及大環境的變遷,可能競爭者多了(例如台灣的營建廠商大大小小就有一萬餘家),可能消費者的需求提高了,可能……,因此造成公司對營運環境劇烈變化感到震驚(這可視為危機),進而檢討,如上述步驟ⅡⅢⅣ(這可視為科學革命),當公司認同了檢討後的制度,就會形成這家公司的新典範,若這家公司因而成為該產業的領導廠商,其所得新的制度將成為該產業新的典範,因而形成新的常態科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