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系四丁8741548
---------------------
莊伯偉
一. 實務經驗VS 科學理論
老師的說法: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也一定不斷的累積,所以遇到一些問題時就會有一套自己的做法,或者藉由長者或朋友的建議來解決一些問題,而且這些經驗所形成的方法,就算不是屢試不爽,其成功率也不算低。但是若要解釋這些方法是根據那些科學理論,卻是常常發生解釋不出來,還是解釋不完整或是錯誤,甚至是這些方法根本就是錯誤的科學方法,因此可說這樣的情況就是:「雖是正確的經驗,但卻是錯誤的科學。」
學生的看法:
這樣的論證,在我的生活中實在是有許多活生生的例子,舉以下兩個例子:
1.前一陣子我的電視機螢幕,常會忽然往中央縮小,甚至只剩一直線橫跨左到右,造成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的痛苦,直覺反應就是遙搖電視、敲敲它,一開始確實有效,時間久了,證實實在是錯誤的科學方法,最後只好求救專業。2.我的電腦也許老了,有時打開它時,風扇處會產生極大的噪音,雖然BIOS曾顯示風扇溫度過高,但是打開清理之後,卻也無長足的改善,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發現,多按幾次power,總有一次不出現不尋常的噪音,但畢竟這也不是我的專業,不知這樣做是否符合正確的科學理論。話說回來,我認為這些生活上的經驗運用到沒有生命的物體上,倒也無可厚非,畢竟最糟糕之時,就是花錢消災罷了,人嘛!畢竟有時懶,而心存僥倖,但若是重要的東西,像人體健康這樣,如果只是不斷的摸索經驗,而不尋求像看醫生這樣正確的科學方法,那後果恐怕就不堪設想了!
二. 實證主義:
老師的說法:
該主義是基於科學,經由觀察、實驗、計算或具體事項等,來證實一件事是否理性,簡單來講,就是用證據來證明一件事物,但是欲證明的事物,需具備以下三種前提或稱為三種型態才合乎理性:1.符合操作型定義2.可觀察到3.可假設驗證的。例如:愛情、宗教,知道有它們的存在,但無法對其如何操作下一定義;電子也是存在的,雖知如何運用它,但卻觀察不到;電影,可觀察,也知道如何操作它,但欣賞完之後,卻無法假設驗證它還是存在的。
學生的看法:
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東西,明明知道它是需要存在的,但是根據這個主義,還要必須具備三種前提,才能證明他們是理性的,那不是很痛苦嗎?像愛情這種玩意,幾乎每一個人都曾努力的去追求它,特別是我們年少時,就算知道它是極不理性的,卻還是有許多人在愛情上受了傷;宗教也是,許多人都是依賴它追求一個心靈的慰藉,像我媽一般,丈夫在外奔波、兒女在學校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寄託的地方,難道要我跟她說,宗教是十分不理性的嗎!所以這種主義還是放在自然科學就好,到了社會科學難免穿鑿附會,不具任何意義,就好似科學界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三. 否證論
老師的說法:
該理論認為只要在一項欲證明其是錯的事情中,找出一件不符合的人、事、物,即可證明,推廣來說一個理性的證明,應在反面,而非正面,但是如何才是理性呢?1.敢質疑前提2.前提具備可否證性。舉個例子:全天下的天鵝不完全是白的?首先,「不完全是白的」就是敢質疑前提,第二,可找出一隻非白色天鵝的情況下,就是具備可否證性,因此在此例子下,如果發現了一隻黑天鵝,就可證實其想法是對的。
學生的看法:
感謝社會上有人發明了「否證論」這個論點,使我以後能理性的證明一件事是錯的,其實我是想說這個人很「無聊」,不過沒辦法,因為「無聊」兩個字,恐怕不具備可否證性。以下我就舉兩個運用否證論的例子:第一,蘇友瑞教授的課很有建設性,「每一個人都在聽」,但是運用此論點,我只要找出一個在睡覺的同學,就可證明引號內的說法是錯的;第二,蘇友瑞死老頭的課很不切實際,「沒有人願意聽」,同樣的,舉我作例子,就知道引號內的說法又錯了。
四. 典範論
老師的說法:
每個人心中都有其自己一套的典範,該典範決定了自身研究某一事物方向的前提,在該前提之下來尋求解答,因此在該典範之下,影響本身的視野,因而方向而不同,也造成一個人是否接受現有的證據,換句話說,所接受的典範不同,其視野角度不一,做事方法不同,運用證據也有對錯。所以孔恩認為,在常態科學下,若採取的典範不對,可能產生危機,進而造成科學革命,之後又會採用新的典範,形成另一種常態科學,不斷循環。
學生的看法:
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但我還是抱持質疑的態度,這應該原本是說自然科學進步的原動力,但是放到社會上來適用嗎?還是說應該嗎?甚至說可悲嗎?大家從小時後開始,如果說幸運的話,被灌輸的人生觀是,人應該正正當當的、光明磊落的,所謂的典範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後來危機出現了,不願一昧的當好人,被人欺負、被騙,心態因而革命了,產生了新典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可是無奈的是,並不能期望每一個人都是聖人,殊不知下一個新典範是:「人不自私,天誅地滅」,還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因此雖不能每每做到出圩泥而不染,明哲保身之外,須還對的起天地良心,矛盾的是,大家的良心是界定在那呢?
五. 明言知識VS隱含知識;集中意識VS支援意識
老師的說法:
一般可以把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明白陳述出來的,稱為明言知識,好比學習電腦軟體,可以分一步一步的指令,加以學習,不過學會之後,太久未接觸,可能會有程度上的遺忘;另一種則是相反,稱為隱含知識或稱默會知識,好比學腳踏車,恐怕無法分步驟分段學習,可是學會之後應該也不會忘記。而兩種知識,可說是從集中意識和支援意識衍生而來,好比用筆尖在紙上寫字為集中意識,但實際上卻是支援意識,使得用手去控制筆尖寫字,所以可說事情的表面為集中意識,但深處卻是可能受支援意識所影響,該意識是作為集中意識的憑藉。
學生的看法:
我的集中意識利用鍵盤在螢幕上打出報告,但實際上卻是支援意識去操縱手在鍵盤上一個一個的打出字來,打出來的報告是一段又一段的理論或論點,它們全都是我一節又一節在課堂上,聽蘇友瑞大師傳授的所謂明言知識,但是這些好像是我生活中早已學習到的隱含知識,不同的只是,我無法像老師一般引經據典、有系統的講解出來,就好比我沒辦法在課堂上教授或出書告知社會大眾,如何騎腳踏車吧!?不過說實在的,它們本來就是一體的,對我的生活哲學來說根本就沒有去細細品嚐的必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