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設系8733153 
---------------------
陳智仁
實證主義的觀點與應用

上課內容摘要:
實證主義是一種強調證據的思考方式,要求所有的東西都要親眼看到才算做得數,簡單的以一句話來說明,就是「眼見為憑」。基本上以實證主義方式來思考的人,會具有的特色有以下三點:操作型定義(以統計的方式來得到數據)、觀察和假設檢驗,而這些也正是現今的科學實驗所具備的特點。

舉例說明:
談到操作型定義、觀察、假設檢驗以及證據,我首先聯想到的人物,就是英國偵探小說大師科南•道爾筆下的永遠的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了。他的觀察和假設檢驗的能力都是世人所熟知的,那操作型定義呢?記得在書裡福爾摩斯曾經跟他的好友華生提到,他有寫過一本書,是在分析市面上所有雪茄煙灰的不同,裡頭列出了詳細的數據與觀察紀錄,更不用說他那驚人的邏輯推理能力了,凡事以物證為第一考量的他,正是我心中實證主義的第一人選。

歸納法的觀點與應用

上課內容摘要:
歸納法與演譯法可說是邏輯推演上最重要的兩種思考方式,雖然說歸納法在地位上不及演譯法重要,但其影響力仍然是十分深遠的。歸納法最大的特徵是在於一個前提之下,列出其相關的證據與例子來支持其論點,以條列式的證據來說服他人自己的前提不可動搖,這是歸納法最明顯的型態。

舉例說明:
人類討論事物常受歸納法的影響,但可惜的是舉例並無法代表其觀點正確,因為不管舉出再多正面的例子,只要一個負面的例子就可以將其全部擊倒。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例子,由於我個人是一個足球迷,所以常到足球的相關討論板逛逛是很正常地,而我就可以常常看到一堆所謂的「四年熱一次」的非理性球迷(每到世界盃就會突然出現的某隊死忠派,其特點在於對足球一知半解,只靠著媒體那些膚淺的介紹就以為自己是專家。)在網路上口水戰的經過。舉例來說,98年世界盃時,因為媒體捧著巴西不放(其實現在也還是如此),全台灣就好像以為巴西就一定是冠軍一般,但在我們這些老球迷的眼裡,巴西的弱點實
在是太明顯了,若不是他們的攻擊火力跟運氣實在太好,早在八強就可以捲舖蓋回家,但在網路跟傳媒上,卻只能看到一些很好笑的意見。那時只要稍微說一下巴西的問題,他們就激動得跟什麼一樣,好像他們已看了巴西隊N年的比賽,對他們的實力再了解不過,但是跟他們說巴西的防守有漏洞,很容易被切入禁區,他們就會告訴你,巴西有羅納多、貝比多啊,問題是我說問題在防守,他們跟我說巴西有很強的前鋒幹嘛?於是我又說啦,卡洛斯經常從左側上前進攻,又很喜歡耍一些沒必要性的華麗動作,很容易造成空檔耶,然後就會聽到他們回答,可是巴西的得分力很強啊。這種無窮的迴圈讓我感到十分的厭煩,所以後來就乾脆在世界盃時期不發文了,不然就討論歐洲冠軍杯的比賽,因為那是那群四年看一次足球的人所不知道的東西。

PS:真可惜台灣沒在下注賭足球,不然四年前我就噱翻了。

否證論的觀點與應用

上課內容摘要:
卡爾巴柏(Karl Poppor)所提出的否證論其論點有二,1.歸納法無效。之前在談歸納法時有提到過,舉例並無法代表其觀點正確。2.科學進步來源為否證精神。卡爾巴柏認為,科學的進步基礎在於懷疑,因為有了否證,人類的科學才能不斷向前邁進。所以在否證論為基礎的情況下,理性的條件有二,1.敢質疑自己的前提。2.前提要具可否證性。在這兩個條件下的理性,才是真正客觀的理性。

舉例說明:
否證論的問題點在於要求太高,目標過於理想化,使其執行起來有其問題存在,不然我個人倒是覺得不失為一個理性的標準(不過友人K認為此觀點太過悲觀,因為沒有一樣事物能夠給予肯定的答案,只能說現在沒有證據推翻。)。由於否證論的思考邏輯與我個人的思考方式有點像(我一向希望自己能以客觀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所以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方式,看看是否能夠說明否證論。

由於我是荷蘭隊的球迷,加上荷蘭隊本身實力不錯,歷屆的大比賽都有很漂亮的成績,只差沒有拿過世界盃的冠軍,所以在我的心中,荷蘭隊應該可以算是無冕的帝王(前提具可否證性),但是94年世界盃,荷蘭在八強賽中與冠軍巴西抓對廝殺,最後在傷停時間(比賽倒數最後幾分鐘)被長射破網落敗;96年歐洲國家盃,與法國在八強打到延長PK止步;98年世界盃,被大熱門巴西再度逼到PK12碼罰球,又以一球見負。以上的種種例子,都讓我對荷蘭隊在比賽的末期動搖,雖然2000年歐洲國家盃荷蘭是地主隊,又是歷屆來實力最均衡(前中後場實力皆有一級水準),球員的年齡與默契也都在顛峰(24-28歲是足球員的黃金時期,體能與經驗都有一定水平。),加上對手義大利又缺少一人作戰,種種的跡象皆顯示荷蘭應能輕鬆拿到總決賽的出賽權,但我守在電視機旁依然膽戰心驚。結果我所害怕發生的事果然出現了,在心理壓力負擔過大加上義大利隊嚴密的防守,荷蘭連連錯失了數個應該是100﹪能夠入球的機會,就這樣子地被義大利拖入了PK戰,那一瞬間,我就知道荷蘭完了。久攻不下的焦躁加上在自家門口打球非贏不可的壓力,讓他們在12碼罰球的表現完全失常,被只有10人的義大利在PK戰中4:1給擊垮了。關上電視後,我感到了一陣落寞,而不是一般球迷所表現出來的憤怒與失望,因為我已質疑過了我的前提,而得到的結果也正如我所估算的最壞情況一樣─12碼罰球落敗。有時真希望自己不要想那麼多,那麼就可以猶豫地朝著自己想走的方向前進,但這就是否證論的質疑前提所換來的代價吧。

知識論的觀點與應用

上課內容摘要:
博蘭尼(M.Polanyii)的知識論談到了潛在意識的問題,他將人類的知識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明言知識(集中記憶),另一種則是隱含知識(支援記憶),顧名思義,所謂的明言知識就是可以用文字語言來學習的知識,而隱含知識則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自然學習的。

舉例說明:
在課堂上老師舉了開車的例子,我試著用我親身體驗的學游泳來談談。一開始還是個旱鴨子時,翻了很多關於游泳的書籍,知道了很多關於游泳的明言知識,可是實際下了水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不管手腳如何擺動,身體就是浮不起來,當然免不了的就是喝泳池水度日了。但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後,身體抓到了呼吸的頻率,到了水裡手腳就會開始自然的擺動,完全不需經過大腦的思考,這就是進入了隱含知識的範圍了(以前我個人的說法是用身體記憶)。到了現在,游泳就像走路一樣自然,身體自己動他的,腦袋照常思考其他有的沒的,一口水也不會喝到。所以現在教人游泳,一句話,下水自己體會吧!旁人說再多都是沒有用的。

典範論的觀點與應用

上課內容摘要:
孔恩(Kuhn)的典範論是在談科學史的一種循環,由一般大眾認可的常態科學到進入常態科學無法解釋的危機時期,於是便進入了科學革命,革命之後產生出了新典範,而新典範又會成為後來的常態科學,然後再這樣無止境的循環下去。而所謂的典範,指的是一種看事情的視野、方法和證據。而科學知識的累積,主要是在於常態科學時期,因為只有在平穩的環境下,科學才能順利地成長。

舉例說明:
孔恩的典範論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因我個人是設計系的學生,本來想說說關於藝術史的變化,結果被老師捷足先登,只好重新構思,幸好我所熟知的先秦時期正符合典範論的情況,於是就決定來野人獻曝一番,如有不符史實之處請多包含,畢竟已不碰歷史很久了。從夏商周以來,中國的政治一直保持著封建制度,也就是由天子分封領地給諸侯,再由諸侯封給家臣,這種層層相扣的制度,尤其到了西周,封建制度更是發展到了極至,各個階層有各個階層應遵守的權利與義務,世世代代皆不可逾越,這樣子一個嚴密的系統,讓西周的政局一直十分穩定(常態)。直到周幽王寵信褒姒,實行暴政,以點烽火台為樂,最後造成犬戎的入侵,開始使周天子權威受到了動搖(危機)。進入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仍以「尊王攘夷」為正道,但各家學說並起,儒家主張恢復舊有體制,墨家則推崇人人相親相愛,道家則是老死不相往來,法家則是以君主的威勢來定酷法,各家主張皆有不同,並開始有國家嘗試用不同的學說來治國(革命)。到了春秋後期,舊有的封建制度已經蕩然無存,各國皆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最快時間內能顯示出效果的法家出頭了(新典範)。於是戰國時期,各國皆是以法家來進行富國強兵的策略,差距只在於方法的不同(常態),最後由實行法家最久也最徹底的秦國脫穎而出,成為天下的霸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