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北甲-8728117 
---------------------
黃俊元
(一)歸納法:
人類在討論事物時往往誤以為舉出實例就可以增加對論證的說服力,因此人 們往往會舉出很多例子來「證明」自己的推論是正確的,也因此造成了人們習慣 用無窮舉例法來驗證事物。

思想應用:
其實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老師的上課方式正是明顯的歸納法。老師在上課的 時候,不論說明任何的理論,很少給我們一個明確的定義,都是舉很多的例子來 說明,舉例來說,老師在說明「普遍的權威」和「明定的權威」時,並沒有清楚 的定義,只是分別舉了很多的例子說明,這造成了學生的一些困擾,有的時候老 師舉「普遍權威」的例子,但是學生卻覺得這例子應該是指「明定權威」,偏偏 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讓學生判斷,感覺起很模糊也很不踏實,老師曾說過他上課 的內容如果聽不懂是很正常的,其實老師所舉的例子本身我們大多聽的懂,但在 缺乏定義的情況下,我們自己在應用舉例時,只能依循老師所舉的例子來找出一 些情況類似的例子,而我們也很難判斷自己舉的例子正確與否,許多同學會把「 支援意識」與「集中意識」寫錯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吧。

(二)否證論:
在卡爾巴柏的否證論中提到(1)歸納法無效 (2)科學的進步是來自否證的精 神。為什麼說歸納法無效呢?舉例來說當我們用歸納法來驗證「所有的天鵝都是 白色的」時,除非我們能抓世界上所有的天鵝來驗證牠們都是白色的,否則的話 只要有一隻天鵝是黑色的,即能否證之,因此歸納法無效。此外卡爾巴柏認為「 理性」是(1)敢質疑自己的前題 (2)前題據有可否證性。

思想應用:
最近吵得很熱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前一陣子有許多的歌 手舉辦反盜版大遊行,這些歌手們認為MP3、盜版商的存在使他們賺不到錢,他 們用歸納法舉了很多的例子來證明因為MP3的出現和盜版商的存在使得公司虧錢 ,就卡爾巴柏的觀點而言這並不理性,關於盜版使歌手賺不到錢這個前題就讓很 多人質疑,何以賺不到錢還是有許多歌手開跑車住大房子?當有人質疑虧錢都一 定是盜版的錯嗎?唱片公司會說自從MP3出現的那年起,唱片銷售業績大幅下滑XX 百分點…諸如此類的話來證明虧錢起因於盜版,事實上沒有和當時的環境背景做 比較,這樣的說法是沒有意義的,現在的唱片市場每周動輒二、三十張新專輯的 出片率、只重宣傳不重品質、CD製做成本大幅下滑卻未反應在唱片售價、只要長 的好看就可以出唱片…等,在MP3還沒出現前唱片公司吃定了消費者,反正消費 者無力反擊,現在盜版變得如此倡掘,唱片公司就舉辦遊行…,正如聯合報「抓 盜版的反思」一文中題到:…學者質疑智慧財產權的正當性,因為它保護了壟斷 的利益,而不合理的定價讓文化財變得更高不可攀…。在唱片公司高呼反盜版的 同時,也應質疑一下自己的前題,多運用否證論的經神思考問題,如此唱片業的 發展才會進步。

(三)實證主義: 
有人認為許多科學知識的累積與成長的過程是 經驗→假設→檢驗→理論, 也就是說當我們觀察到一件事物時,我們會依據我們以前的經驗來做出一個假設 可能的原因,並設計一實驗加以觀察驗證我們的假設,當驗證成功後便可成為一 理論。

思想應用:
17世紀的時候牛頓觀察蘋果落地的現象而假設萬有引力的存在,並設計了一 個實驗驗證出萬有引力的公式,他的三大運動定律、速度公式…等都是依尋同樣 的方法產生的,直到相對論的發明後發現牛頓的定律只有在物體速度遠小於光速 的時候成立,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則需要修正,這明顯的顯示了實證主義這 種眼見為憑的思考方式在科學的應用上產生重大的弊病,試想在17世紀那樣的年 代有什麼人有能力觀察一個運動速率接近光速的物體並加以記錄驗證。這不禁讓 我們懷疑到底眼見為憑可不可靠呢?在我們能觀察到的範疇內是可靠的吧。最近 大陸的特異功能人士張穎被判刑確定1年1個月,法官曾要求張穎當庭表演隔空抓 藥,被張穎以心情不好回絕,很明顯的法律上所講究的「證據」正是實證主義中 眼見為憑的精神,事實上不只是法官,一般人在看待這個事件的時候也都是用實 證主義的思考模式,大家依據經驗假設她可能是用魔術的手法抓藥,於是就有魔 術師跳出來點破她的手法、有專業人事將她抓的藥做化學檢驗,進而驗證她是騙 子,因此不論是否相信張穎有超能力,大部分人用以判斷的準則都是實證主義的 思考方式。

(四)何謂「典範」:
典範就是決定科學家對事物判斷的(1)視野 (2)方法 (3)接受證據。舉例來 說,對「視野」而言,早期科學家對光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有不同的看法,有人 以為光是粒子,有人則以為光是波動;對「方法」而言,微積分當初在被發明時 ,對於微分有兩種不同的表達方法,儘管指的是同一種東西,但表達的方法不同 也有可能會影響到運算了難易程度;對「接受證據」而言,早期人類還不知道「 重力透鏡」的原理時,所測量出的行星位置的數據儘管是正確的,他也是無法接 受,直到人們發現到重力可能使光的行進發生偏移時,人們才開始接受這樣的證 據。

思想應用:
山普拉斯到底是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運動員或是所有網球選手的典範呢?這個問題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觀點,就「視野」而言->認為「是」的人會說Sampras總共獲得13座大滿貫賽的冠軍,為有史以來最多、連續6年年終排名第一無人望其項背…等;說「不是」的人會說儘管Sampras獲得13座大滿貫賽冠軍,但他從未在法國公開賽(紅土)拿冠軍,所以充其量只是個「草地求王」、我們也不能只比較球員的冠軍次數,還須比較當時的歷史背景…等。就「方法」而言->山普拉斯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13座大滿貫賽的冠軍,但同樣是大滿貫賽,在1968年以前的大滿貫賽是不準職業球員參加的,這中間的難易相差是非常懸殊的,也因為不同的方式產生完全不同的典範。就「接受證據」而言->我想,在下一位能獲得13座大滿貫賽冠軍的選手出現以前,Sampras在網球界球王的地位將
不可動搖。

(五)典範論:
孔恩提到科學的進步程序為 常態科學->危機->科學革命->新典範->常態科學。舉例來說,早期的人認為地球是方的是一種科學常態,可是漸漸的人們發現了許多現像如船駛離港口後船身先消失在地平面接著才是船桿、月蝕時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於是人類對於地球是方的理論產生了危機,進而有了科學的革命產生了新的典範認為地球是圓的,再不久後人們普遍都知道地球是圓的了,此一典範逐漸又形成了一個常態科學。

思想應用:
其實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如微軟的作業系統DOS因感受到麥金塔親和的視窗界面威脅,因而開發了Windows作業系統,現在視窗界面已成為最普遍的一個界面了;早期電腦的ISA界面因面臨傳輸速率不足的危機因而有人提出PCI、AGP的新界面;其它像USB1.1->USB2.0、ATA33->ATA133、燒錄機由1X->40X、硬碟由5400RPM->7200RPM、P3->P4、K6->K7…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老師上課時問了我們一個問題:科學的近步是在「常態科學」or「新典範」?如果這個問題中的「科學」改成「科技」的話,那兩者都不是,而應該是「危機」的產生,因為在沒有「危機」的情況下開發一個新的科技那是很冒險的,因為市場根本沒有這樣的需求。舉例來說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手機其內部的放大電路就理論的觀點而言,它跟本是個很粗糙的電路,它的電路特性是非常陽春的,但我們依然使用的很愉快,就廠商的觀點而言,雖然他們也知道他們所設計的電路很差,但他們所在意的卻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趕快製造出商品去撈一筆,撈完後,可能隨便做點改良做成新的產品再撈第二筆,換句話說現在我們所使用各種最新科技的產品,其所使用的未必是最新的科學,這也說明了沒有迫切的危機是無法使科技有所進步的。然而科學卻不同,有時科學的進步並不是基於危機的產生,甚至就算沒有危機,科學仍會進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