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三丙8841402
---------------------
鄒家昇
觀點一:序列式的邏輯思考方式

內容大要:
所謂序列式邏輯的思考方式就是若A=B、B=C則A就會等同於C,這種思考方式較為單純,在現在也常常被科學研究者所採納的一種思考方式,因為其批判或作為科學研究時會比其他的思考方式要嚴謹許多,因為其推論的依據就明顯的呈現在面前,然後再基於此依據做可能性的推論,比較講求科學的根據和常理的判斷,就如同老師上課所說的,一個人如果表現的好,就人人都能把事情做好,自然整個社會也就會跟著變好的這個例子是相同的簡單直向式的思考模式。

思想應用:
我想這種思考方式的確常常在我們的生活圈內可以察覺的到,就如同警方在辦案的同時,會依照現有僅存的可能破案的線索,來進行收集然後根據所收集到的資料再加以分析,轉成可用的資訊來推論案情,因為他們必須基於此明確的依據才能已足夠的證據調查出誰是最有可能的嫌犯,讓嫌犯信服。又如同跟律師一般,也是同樣的概念,不過我認為這種思考模式也有其過於依賴表象來進行推斷,尤其在處理人際關係和男女朋友之間的問題時,可能會因為判斷過於單純草率而造成彼此些微的誤會,因此太過於受限於以現實的根據才能作判斷的模式,反而失去了對人事物多元化的想像空間。所以在處理類似這樣人際關係的同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序列式的邏輯思考方式,而應該多採取列舉比喻式的思考方式來增加美感以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觀點二:對立式的邏輯思考方式

內容大要:
根據老師上課的內容,簡單的說,這種思考方式包含了兩項相對的思想,且這兩項思想或者重要德性都是好的正面的,如正義以及慈愛,老師上課舉了陳進興的例子,表明接受正義一方思想者就會認為陳進興應該要慘死才會得到對的起死者,而表明慈愛性格的一方,則會和正義一方的思想有很大的差異,認為社會應該要去感化陳進興,用愛來包容使他改過向上,因此這兩種性格間存在著有很大的不同處也不能相容,甚至有些矛盾。畢竟因為一般人認為若一個人極為正義的話,那麼在慈愛的性格上,也必定極為有可能存在很大的缺陷。尤其我們也可以在詩篇中看到對立式邏輯思考的經典(因為有85%的讚美詩,15%的咒詛詩),而間接說明延續上帝存在的必要方式就是將缺點給真實的呈現。

思想應用:
這個對立式邏輯讓我也想到了「愛國」以及「愛家」這兩項不同的思考觀點,記得有句古語是這樣說的,「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想忠和孝這兩項觀點應該都是正面的,應該符合老師所論述的對立式邏輯的兩項觀點都必須是正面的條件才對,一個極盡愛國的人,相對的他必須時時為國家效命,便待在家中陪父母親孝順的時間便減少了許多,因此一個極為愛國家極盡忠烈的人,根據對立式邏輯的看法在一般推論下,也極為有可能成為一位頗不孝順的子女,所以這種思考方式可以清楚地讓自己了解到自己怎樣去衡量自我價值觀的一個判斷,也可以說是一種涉及價值觀的思考方式,而不同於序列式邏輯思考方式講求讓人信服,列舉比喻式邏輯的思考方式講求的是一種美感。若能超越此兩種性格的話便成就上帝。我想會採取這種思考方式的人,多多少少比較能夠對於自我價值的評斷會有一種反省的省思作用在,可以或多或少了解到自己所失去的和所得到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自己認為真正的最有價值的東西,運用此種對立思考方式用來回想起自己大學的生活中,便會發現大學畢業前夕會有一種得到許多也同時失去很多的想法,有些人在大學玩了好多年交到了許多很不錯的朋友,而在課業上大部分的人就會些許的稍微忽略了些,相對的極盡心力在課業上的同學,雖然在課業上獲得很不錯的表現,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就沒有玩到很多,我想這種對立式邏輯的思考方式的確可以再有時候把個人跳脫出一種傳統主觀的思考環境,來檢討個人自我或者整個社會未來的價值觀走向應如何修正,使自己滿意走向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向,的確是個不錯的思考方式,有句話「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我想蠻類似這個觀點的思考精神的。

觀點三:什麼樣的人文因素可以促進科學社會的發展:求真、爭辯、獻身。

內容大要:
老師上課說明科學社會的人文因素大底包括了三項因素:第一、求真:說明不論是個人或者團體追求真理時的過程,心態都要能堅持負責,此種因素會影響到下一個因素的發展。第二、爭辯:由於個人或團體越是堅持自我的信念或者意見時,於是為了要搶奪各項資源來支持自己論點的同時,便會做出位捍衛自己意見而開始對他人或團體進行爭辯的動作,尤其越是要堅持自己意見的時候,爭辯就會越顯的激烈。第三:獻身:我想這世人們再工作時最後的自我目標就是為了自我實現而將自我完全投入在整個工作之中的一種奉獻自我的動作,說直接一點的話可謂對工作獻身之意思。

思想應用:
我想求真、爭辯和獻身這三種人文的因素的確可以視為促成科學社會發展的重要形成原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哥白尼就是一個很典型具備這三種人文因素的人物,一開始相信地動說的他,不斷的堅持自己收集的資料並反覆思考自己的觀點是對的,而將自己的思想轉化成一種信念,並成為一種嚴謹的態度,這種態度可謂科學求真的態度之一,接著為了讓別人也相信他的理念並爭取更多的資源,於是開始與人爭辯,接下來便與教會發生了嚴重的意見衝突,畢竟在當時教會的權威能然凌駕於真理之上,一有反抗便開始大力的撻伐,於是最後哥白尼無論教會怎樣施虐,即使被燒死,他都願意為自己的理念做出對獻身的動作,可謂對科學的研究而將整個人給投入其中。在個人成長的環境中,我也常常看到許多作科學研究者、醫生或哲人,也常常依循這種科學的人文因素來進行對工作上的研究,為了堅持自己的一種理想、信念而可以不顧一切犧牲自我,以換取大家對於自己理念的重視,而進一步完成自我實現的理想,這的的確確對整個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另外根據電影「龍捲風」等之類的片來看,我認為要擁有這種科學研究的精神,也許大部分研究者在於小時候當時便開始有受到某種程度上的刺激,才得以建構出對於自我思想的強烈意志,就像是女主角的父親死於龍捲風,以至於她在未來走向研究龍捲風之路,進而對此研究願意奉獻自我。但不論如何,一般來說此三種研究的人文因素,在促進科學的社會之路上可以算是蠻重要的三個觀點或者必經的一個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