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三乙8814206 
---------------------
邱恆琤
一、促進科學的人文因素
summary:
什麼樣人文因素可以促進科學發展 1.求真 2.爭辯 3.獻身

1.求真:追根究底,對一件事,以符合科學精神之方法來檢驗之,檢視存在於其中之真 相,並設法找出處理此事件的方法,而非流於文本之探討。

以台大與中原兩校學生來做比較:
台大學生:金石堂店員態度不好,找證據在bbs上po出來,使其被開除。
中原學生:把惡房東在bbs po出來,兩年後惡房東仍存在。並沒有人做出抵制他的行動 。

上述的兩個學校之學生,台大的學生在找出問題的癥結之後,將其訴諸輿論(po在bbs上 ),並想辦法解決這個存在的問題;但反觀中元之學生,方法看似跟台大的學生相同, 將問題訴諸輿論,但其在找出問題的癥結之後卻只流於情緒的發洩,並非能解決這問題 ,所以並不符合求真的精神。求真,並不是只有嘴巴講講,也並不是只是流於文本的探 討跟批判,而是找出問題之核心與癥結,進而解決之。

2.爭辯:爭辯並非抬槓,不是詭辯,爭辯背後應是具有著堅持和負責,決對不是意氣用 事的口舌之爭。

3.獻身:竹科新貴,月入數十萬,代價是:吃完年夜飯陪陪小孩陪陪老婆一下就回去工 作,但真正讓這些高科技人員投下自己的時間跟健康的原因,真的只是那每個月令人稱 羨的薪水嗎?也許有些人是如此,但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本身的工作能從其中得到自 己的意義才願意現身致力於此的吧;

科學與科技關係:科學遠大於科技。

思想運用:
1.求真:用實證論或否證論的方法去驗證其正確。不僅是要追根究底知道事情的真相, 去證明它,更要能想出辦法來解決真相造成的不良後果。這樣才不會讓求真的目的失去 意義。例如 對缺乏停車位是學校還是學生的錯的問題之探討,我們先根據一些調查數 據來確定到底是學生的車輛擁有率過高還是學校停車位規劃上有缺陷,確認其原因。但 是在找出問題之癥結之後,我們所要做的事,並非只是一眛指責某一方面的錯誤,而是 明確地提出辦法解決之,如請學生議會向校方提出預算申請,再讓校方去編列興建停車 場之預算等方法…,而不是大肆批判學校的種種不是,如此才能符合求真真正的精神。

2.爭辯:台灣學生的學習態度常常是老師說什麼書上寫什麼全盤接受,而不加入自己的 見解或向老師爭辯著不同的聲音。爭辯的基礎是出於在自己專長的領域裡,堅持自己的 信念。為了讓別人能參考不同的意見或者說服別人去接受自己所堅持的想法。而爭辯中 的衍生、發展、融合及淘汰,即能產生最佳的結論。如法庭審判的方式,過去的法庭單 靠一人就能定奪一人之罪行,只單方面的思考一件事情,常常錯誤百出,直到陪審團的 建立,廣收多方的人,大家在多方思考並辯證之後得到一個最好的判決,使只個審判的 制度更加的完備。如黑格爾的辨正邏輯所言:對於真理的探索並非只是一味的站在某自 己的立場來思考,而是努力爭取他人之認同,進而獲得一個改善且更好的結論;所以爭 辨是構成進步很重要的一環。

3.獻身:獻身也就是自己對理想的貢獻程度到達將所有的注意及重心放在自身的目標上 。任何管理學的書,都會跟我們說任人要適才任用,使其在其工作崗位上能有所發揮, 從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所以對竹科的新貴而言,IC為個人工作,從IC中得到個人意義 。工作薪水能夠溫飽就好,自我實現才是令這些人投身於此的主因,否則就真的如愛因 斯坦所言專家不過是群訓練有素的狗。愛迪生奉獻在科學上的腦力時間致使他來到銀行 卻忘了自己的名字、鍋裡的水滾了卻心不在焉丟下自己的手錶下去煮。在一般人眼裡, 失去日常生活的休閒是很痛苦的人生,但對這些別人眼中的偏執狂,其心中所得到的快 樂非外人能體會。但若我們少了這些人為科學獻身,我想今日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如此健 全跟完善。

二、
summary:
從社會事件進行批判背後所用思想。
社會時事,例:空難事件->第一反應->批判華航->經驗
用實證沒錯,但為什麼明知華航飛安很差仍能存活。因為華航失事率遠小於自強號死亡 率(1:20),而自強號死亡率又遠小於自行車死亡率(1:30)(死亡率最低國光號) 。

人在失去時就會選擇保守。1/1000機率900人會死vs.1/100機率100人會死。後者死亡機 率較高,但人會偏向選擇後者。

1.僅止於提問題而不解決,目的為了提出壓力給對方。空難->畫面、公共議題-> 隱私。空難事件,鏡頭、記者一直拍罹難者家屬,應提出批判,但是沒有一個人這樣做 。還有璩美鳳事件。先確立捍衛價值再進行社會事件批判。多元化社會,任一種東西都 很重要。

買東西想要便宜還是品質好。一個理性思考方式不能單獨存在,須參考其他理性 思考方式。貴:服務好;便宜:服務差。專業有價。.

思想運用:

老師這堂課上的似乎是從社會事件批判,沿伸到價格與專業的議論。社會事件批判的背 後有的是基於正義真理,但這所謂的真理是來自於誰呢?來自於媒體嗎?但媒體卻又都 為著收視率而大肆加油添醋的做了些聳動的報導,還是來自於沒個人的心中呢?但這來 自於每個人的心中的價值批判又是基於何呢?是來自於於當事人身邊的影響物、建構他 價值觀的成長環境、還是他相信的媒體呢?。舉璩美鳳事件社會事件為例,對此事件的 批判的有的是為有關妨礙風俗,女人掌權、名人的私生活、或者是媒體的良知。社會事 件批判的目的應以能不能改善為目標,璩美鳳事件獲得的改善是什麼呢?如果改善的情 況不顯著那我們批判的出發點或是方法就須檢討。電視是一種很強勢的媒體,他也是塑 造現今社會大眾價值觀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據,所以媒體在這方面應有相當的責任感和道 德良心;而對媒體的批判,會礙於媒體是傳播訊息的管道,媒體傳達給大眾的訊息裡, 能夠依自己的主觀或是偏袒而使批判意義扭曲。要便宜還是要專業,在消費者來說是很 難抉擇的。而且必須看是哪種消費者、消費者的價值觀,到底這些名牌的背後只是一種 被媒體營造出來的符號的象徵,還是他真的代表著符合他價錢的的實際價值呢。高級髮 廊vs.一般家庭式理髮,你要選哪一間就看你是在乎要完美百分之百適合自己的髮型還 是能修剪整齊差不多就行了。消費者都想要物超所值,廠商也能夠聰明的供應越來越便 宜的產品,但同時的品質也往下降。而這之間的協調端賴市場需求。而專業也可牽扯到 名牌這東西。Nike的鞋很貴但是很好穿,路邊攤的鞋子便宜但會磨腳。名牌的東西往往 是較專業的,如果說不要迷戀名牌是否就是說不要迷戀專業呢(序列式思考)?當然不 是!因為名牌的東西不一定專業,與其一味相信名牌不如貨比三家要來的實際。

三、
summary:不同的思考方式:
1.序列式邏輯:科學、討論、嚴謹。一切學術研究基礎。2.列舉比喻邏輯 2.5反合邏輯 3. block(對立式)邏輯。

1.序列式邏輯:所有思考方式會有前提。前提->(推論到)結論。若P則Q,若非P則 非Q。去推前提。

2.列舉比喻邏輯:傳統華夏文化思考方式。人性本善如水往下流。堵住水水流不下來: 形勢所逼。人最高境界

列舉很多比喻去論證。在現在辯論比賽中用不好,但仍然在bbs上被使用。

2.5中國禪宗、看破。

3.對立邏輯:正義 vs. 慈愛
陳進興受罰。以正義的角度:必須慘死;以慈愛的角度:帶領其悔改。兩者推到極點, 不能相容超越的境界:兩者極點存在這種境界是上帝。

獨善其身 vs. 兼善天下

在1.可二

3.獨善其身到最後會害兼善天下;兼善天下到最後會害獨善其身。

思想運用:

1. 序列式邏輯中,前提為真,保證推理亦真。三段論證:若P則Q,已知P則推論Q( Modus ponens),例:如果上帝是存在的,生命將是美好的:上帝是存在的->生命是 美好的。若P則Q,非Q則推論非P(Modus tollens),例:上帝是存在的,生命將是美 好的:生命不美好->上帝不存在。使用Modus tollens出錯率高,因為有時人會把單 向提示解釋為雙向。例如:玩翻牌,規則為:一面是母音,則背後是偶數,現在有四張 牌,分別是E、K、4、7。要翻哪張?結論為大多數人說應該翻E、4。但其實是E、7才是 正確的。證明若非Q則非P實在不行。另外也要考慮到「類別」、「描述」的陷阱,且在 氣氛假設下會影響結論。在做推理時,這些邏輯項目本身會產生一種氣氛,使人們去傾 向去接受它。若說:有些礦石是寶石,而有些礦石是紅色的。結論會被誤導為:有些寶 石是紅色。某方面看這個結論是沒錯的,但這不是個valid的結論,因為有可能在礦石 的範圍裡,這些紅礦石與寶石沒有交接,所以寶石沒有紅色的,故我的結論為錯。序列 式邏輯是一切學術研究基礎,但需要避免許多隱藏的陷阱。可用反證論去反證自己的假 設是不是正確的。但大多數人都會有肯證偏誤,也就是會傾向較去找支持自己假設的資 料而非不支持的資料,這樣出來的假設精確性就不高。

2. 當文字沒法很清楚的傳遞我們所要傳遞的東西時,我們常會把一些東西加以具像化 ,所以我們開始使用比喻法,來增加其說服力。古人喜歡用譬喻法來形容人生道理。像 是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不相見動如申與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 。可是在屬性上來說這樣是不能這樣代替的。人生的性質怎麼可能跟行舟、月圓月缺一 樣呢?!也許某一部分的解說能夠如此運用,但如果要譬喻整體這樣就會反而會使其受 限及固著。

2.5人能跳脫原本的思考方式,使用不同角度去看事物,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禪宗有 云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時,表示你已接近禪的境界了;所以當我們換個角度去想 一件事時,也許我們可以得到一種新的體會,去看破人生的一切。

3. 對立邏輯裡,強調是兩方互相對峙的思考去進行。而這兩者做到最極端時不能互容 。例如當波特萊爾發表惡之華時,保守的一方將其視為邪惡的魔鬼,企圖要摧毀整個建 立已久的傳統道德價值觀;但就文學的價值而言,他卻表現了無與倫比的文字魅力,給 了我們一條新的道路去思考整個世界,所以我們到底要說波特萊爾是撒但的化身,還是 讓我們看清上帝的面目的使徒呢?在這兩個基端對立的思考邏輯,是很難有定論的。而 對立邏輯的存在就會引發爭端,而在多元化社會下,任一種東西都有其存在價值,其中 的調節均衡也隨歷史人文而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