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外三8852116
---------------------
古惠君
1. 修行與救贖

上課內容:

修行:低階向高階邁進的一切方法

為何受害人往往受到無以附加的抹黑?因為被修行主義所迫害!例如深夜穿著暴露的女子被歹徒攻擊,有些人不但不同情她反而還責怪這名女子為何穿的這麼不檢點,誘引歹徒犯罪 

救贖:高境界的人向下幫助低層次的人

就像耶穌一樣,自我的境界已達到高層,卻還願意放下身段為每個人指引正路,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寶血解救眾生

思想應用:

基本上不管是修行觀還是救贖觀,兩者的差異只在於方法的不同,前者著重於自我的提昇,後者則是向弱者伸出援手,助其達成目標。兩者最終的目的還是達到至善也就是所謂最高的境界。所以這兩個觀點並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是最近令我感觸比較深的是我們系的系學會作風。大家都知道應外系在本校還是個新成立的新系,而我,就是最可憐當屆的開山元老。後來在千百個不願意還是被人選上當第一屆應外系系學會的活動組長,自接手後,我們並沒有引以自豪,反而是在校方以及系上的壓力下,不斷的自我提昇,就像修行中的苦僧,我們並不知道如何才是修得正果,我們只知道還差的很遠,絞盡腦汁不停的為系上找尋最好的辦法,做到死,最後只換來旁觀者的冷言冷語。說來真是諷刺我們自認已經很努力在修行了卻還被另一群修行主義所迫害!反觀其它大系,因為經驗足,財力雄偉以及天生的使命感,不斷的向我們伸出援手,主動邀請我們做合辦單位,減低我們人少錢少經驗更少的窘況。所以基本上修行與救贖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境界高的可以向低階的人伸出援手,幫助他通往高境界,如此一來,社會才會得到足夠的支援!

2. 逍遙與拯救

上課內容:

逍遙:看的開,與大自然結合,與社會隔離(退隱)

使用修行觀會造成一種逍遙的人生觀,其人格特質為好脾氣。例如下雨天被路上的車子弄到滿身濕,其解釋為是因為自己走路不小心沒注意到車子才被噴而不在意的話,這種人就是逍遙的人生觀。

拯救:看不開,為他人祈禱(著想,設想),與社會結合

上對下的關懷,如學校女生夜歸被襲,主動積極組織夜間巡邏隊,保障女學生的安全。下對上的期盼,如看到自然美景,不禁感嘆,期待會有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思想應用:

大部分修行主義的人會有逍遙的人生觀,而顯的看的開,脾氣比較好。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既然不能改變,就接受吧! 」 就像古時候許多的書生,自我的修鍊已經盡力了,扔然得不到皇帝的賞識,只好乖乖的回鄉開書院,種田甚至隱居。觀看論語,我們就可以知道孔子是個不哲不扣的逍遙人生觀。做每件事情前,一定會有重重的關卡,就好像為學生設定不同的層次,等著他們取得正果。舉個例來說,子曰 "第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許就是這種一層一層的修行使人向上提昇,也把一個人的脾氣給磨圓了。往後遇到什麼苦,也不算什麼了。反觀現代的讀書人,因為處於資訊爆炸時代太容易接受教育,反而不像古人那樣重視自我的修鍊,造成吃不了苦,對於成績也漠不關心,我們可以說他是逍遙嗎?當然是不行,他們只是選擇放棄。重點在於,他們沒有付出,沒有一步一步提昇自我,所以逍遙跟放棄是不一樣的。另外我也同意救贖是比較看不開與社會結合,專為他人設想。譬如在台灣就有許多這種無私奉獻的牧師,修女。他們把大半輩子的人生都花在異鄉,為他人服務。而且還挑戰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如到深山僻野去照顧原住民,到監獄裡感化犯人,甚至向異教徒傳教...種種的行為都代表他們非常的與社會結合,關心大眾,希望藉由他們的努力,帶給社會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3.價值現象學

上課內容:

定義:客觀的環境被個人主觀的解釋而造成影響,稱之為現象

主觀是一種工具,價值觀不要用客觀經驗來論証,而是要用主觀經驗來理解

思想應用:

今天,體育室招集所有校隊以及課程代表跟體委會的委員們進行談話,談話內容包括了體育教學與課程,校內活動,以及場地設施等三個議題進行討論。其中有一位政治大學的張教授突然丟出一個讓我們不知如何解釋的問題的問題,他說:「我只是好奇,為何中原大學每年的運動會都能辦的如此盛大,學生參予度怎麼這麼高?」在許多熱心的同學回答後,張教授做了一個讓大家跌破眼鏡的回答:「所以我說,老師的參予是非常重要的,中原大學運動會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各系的師長所促成的!」我想這位張教授的回答在別人眼中似乎沒什麼大錯,但我認為如果把他套用在我們學校就超嫌淺薄,因為凡本校的學生都知道,我們運動會最大的功臣絕非師長,而是每系歷代系學會所傳承的優良傳統,而且這種風氣還會在系與系之間產生共鳴,即使是我們這樣的新系,也會在這股浪潮下奮力向前!當然也不能說張教授錯,只是他的價值觀跟我們真正有體驗過的參與人是不同的,他是用一種比較客觀的經驗來解釋我們學校的運動會功臣,因為傳統上,運動會這種東西都是師長的責任,學生只要乖乖負責聽老師的命令行事,且觀看全國的大專院校,有哪幾各學校能挪出兩天不上課,把全校集合起來一起舒展筋骨!所以在客觀的經驗上,我們學校算是特例了!因此學生如果站在主觀經驗的立場來闡述的話,中原大學的運動會之所以熱鬧,老師的確幫了很大的忙,但最大的因素還是學生的熱誠與參予,不然光有師長的努力而少了學生的衝勁,那不就變成了教職員工運動會了嗎!

4.佛教 vs 基督教

上課內容:

佛教 -出世(與社會隔離) 無限 無(我) 個人主義 苦難觀 道德主義

基督教-入世(與社會結合) 有限 有(我) 集體主義 苦難觀 道成肉身

在眾多的慈善團體中,慈濟和教會儼然成為台灣人心目中的活神仙。雙方都是幫弱勢團體走出苦難,但方向不同。佛教基本上是無我的觀念,現今所發生的種種皆因前世的因果循環,唯有斷絕因緣,才能脫離苦海,因此主張出世,與社會隔離,這也是慈濟一像秉持救急不救窮的原則,希望藉由個人的修行成功脫離苦難!而基督教則相反,主張在有限的能力裡走進社會與大眾結合,雖然人生苦短,但還是透過相互的扶持甚至上帝的陪伴一同度過難關!

思想應用:

大一的時候,常常參與學校「拯救災區」的活動。我們的目的地是東勢,921把原本繁華的小鎮幾乎夷為平地,小朋友的學校也被震的東倒西歪,這時教會就成為當地小學生做功課的最佳去所,原先還以為只有在禮拜六晚上方便我們幫小朋友複習功課的臨時地,但當地的小朋友跟我說,地震後他們就天天在這裡寫功課,而且平時會有牧師聯合義工家長幫忙教他們功課...教會自921後就成為當地重要的精神指標。這讓我想起有許多人在經歷一場大浩劫後,例如自殺未遂,921死裡逃生..就會改信基督教,因為基督教入世的觀念,總是讓失意的人感覺有人還站在自己這邊,社會上還是有人關心,付出無私的溫暖,就像打了一劑強心針般鼓舞人心!

反觀佛教,因為這種無我的觀念,所以當一個人失意不順時,只能靠自己的修行一步一步化解,以現代人的觀點,這種單單靠個人修行去解決的方法似乎太無情,但也別忘了,佛教認為人的能力是無限的,只要你能努力修行,斷絕苦難,基本上人人都可以成佛,只要到達最高境界,相信什麼困難都不算什麼,因為不斷的修行會帶來逍遙的人生觀,凡是看的開,不就到達無我的境界嗎!但還是一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還是要靠個人!」

5.神秘體驗:

上課內容:

神秘體驗的修行過程為:靜坐(可集中注意力)-->冥思(將思考集中於一點)-->神通(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eg:神佛鬼怪)-->通靈

只要願意,每個人皆可達到以上四各階段。另外也許 "真的"有些人能透過神通難到神佛鬼怪,進而許多人相信他,但要注意的是這位神通的目的為何?尤其近年來,宗教詐騙的案子層出不窮,且受害者不乏高知識分子,因此在遇到不能用理性論証的事務時,大家應該保持做冷靜的判斷,才不會造成後悔!

思想應用:

對於神秘體驗我一直抱持著相信卻又不迷信的態度,因為不管是神通亦或通靈,我們一般人都看不著也摸不到,既然不能100%的加以證實,那我們也不能妄下定論,但我選擇相信的原因是最近我同學迷上算命,其中有一位算命師在聽完我同學的生辰八字後(透過電話而已),馬上告訴她:「這位小姐,請你馬上去拜拜,你最近犯很嚴重的車煞!」當場把我同學嚇壞了,因為最近一個月,我同學接連被車撞兩次,被摩托車燙傷n處,最慘的事是車停在連續停一年都沒事的地方,居然被調走!我們能說這是巧合嗎?也許真的是巧合,但又怎樣?其最終目的還是要我們多多注意行車安全。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算命師的話就當成長輩的叮嚀,凡是多留意總是好的。所謂的神秘體驗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智慧去分辨出真假,所以也不能全盤的贊成或否定,唯有展開開闊的胸襟去虛心求證,這才是現代新新人類的處世風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