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四甲 8744146
---------------------
許巧欣

1.佛學與基督學的差異何在

佛學 => 沒有唯一的信仰是較民主的的信仰方式,而且在表現的模式上佛學理 的神能力是無限的的,而人只要靠自己便可以達到完美的境界,便可以成神, 而這樣思想的結果造成只要產生完美的人便能主尊一切,也因此造就了中國的 人治思想,統治者只要加強權力。

基督學 => 相信唯一真理,所以相較之下較不民主的信仰方式。基督教相信人 只要想當成神便馬上犯罪,這樣的結果反而限制人的能力,但因應而生的制度 就較為民主,所以較數於民主思想。而在基督教的教義裡,耶穌也是個人,所 以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不過他犧牲自己解救上帝的子民們。

人能成神嗎

教義上的不同就造就了孑然不同的看法。但就我本生而言我相信人不可能成佛 。佛教相信人只要醫生行善將來便有機會成佛而跳離六道輪迴的命運。但我覺 得這是人多未來的恐懼並在心中有所期盼。人生在是就是靠著心中期望的期盼 在維持著人生目標,所以有些遁入空門的人也許他們就在追求這樣的企盼。

但在基督教的教義裡就已經說明唯一珍神的存在了,所以基督教的教徒並會期 望自己可以成神,但它們也堅信他們根基督一樣是上帝的子民,大家的地位是 相同的,但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必須遵守上帝的旨意。所以在謀種程度上來說基 督徒們雖不相信自己可以成神,但他們依舊會期盼自己離開世界後可以根耶穌 一起同在,其實我的看法是也是有一點變相的成神的意味存在,但並直接言明 就是。

2.價值現象學

價值觀對宗教的影響則造成不同的宗教產生及教義的明顯不同。基督新教相信 預選論,一個是否得救早在出生十救注定了;而天主教則主張假如一個人犯罪 完有懺悔之心則是可以赦免的,只要透過買贖罪券即可。所以其實兩總不同的 宗教教義就會引生出不同的價值觀。相對的也會對信徒的價值方向造成深厚的 影響。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有人會無法調適而自殺,有些人雖薪資下降幅度相當多 ,但他們仍欣然接受。而在政策宣傳上給於失業2種解釋,一是針對政府給道德 上的批判,另一者則是給民進黨支持將錯誤歸咎給大環境的改變。

而我想說價值觀對人的一生影響甚大,有些人因為價值觀偏差而殺人擄掠姦淫 之事屢為之,而這些也都是因為價值觀的不同所造成的影響。以前我也常享有 人出家與佛為伍,是想追求心中的那份寧靜,或有些人則是有更大的宏願是想 為世界萬人祈福,或者有人是造到莫大的變故所以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種種原因 有些我們不得而知。但在我的價值觀裡,我覺得這一群人狠心的離開愛他們的 人,有些親如可可哀求仍患不回其入空門的決心,但試想,在一些人想為全世 界祈福的時候有否想到他們最至親的人在為他們承受著心靈上苦難呢?而那些 想拋開紅塵的人是否成曾想過其實紅塵苦難是來自心靈上的作繭自縛呢,想拋 開紅塵不一定要選擇遠離自己的親人阿。也許這也辨識兩者之間價值觀有著很 大的差異吧!

3.如今的大學生是否會做出救贖取向的動作呢?

老師在課堂上提過一前的大學生會因為成衣女工的薪資問題而走上街頭抗議, 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徒勞無功甚至會被關也說不一定,但搭門市如此的義無反 顧,試問現在的大學生會做些什麼呢?

大體來說相較於之前人數的比例上應該是大幅的下降,承如老師所言以前的學 生會為一些弱勢團體站台幫忙聲援,他們不求任何利益上的目的更不圖任何東 西,只是頻藉著一股熱情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但反觀現在的大學生唯利是 圖的居多,我不是要說大家都很勢利或者為錢是從,做事之前會想到這對我有 什麼好處,不定圖的是錢但至少最後的結果是有收穫的才行,而這可能必須是 實質上的利益,絕不同以往大家可能只圖精神的滿足便可。我不是說大家軍事 如此但可能大多數即是。

以前我參加過服務性及聯誼性社團,在招募社員的過程中我就發現一屆一屆之 間在觀念上有著很大的差別。服務性社團有向童軍社、愛愛山服及慈輝社等等 。這一些社團的宗旨都是在服務社會大眾,像是愛愛山服就是組成服務隊深入 山上原住民的學校為原住民的小朋友舉辦營隊帶來歡笑,而在出對之前有著許 多的訓練及會議必須召開,所以其實每一位社員的確必須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在 上面,但這些訓練背後並沒有所謂的實質利益可以回饋給社員們甚至出隊時的 飲食費及服裝費他們必須自己負擔,所以在每一次出隊的過程中所有最大收穫 便是小朋友們的笑容在心靈上感與無限的滿足。但在我們接管會務之後我們發 現,現在的大學生對這樣的活動他們並不熱衷,反而喜歡參加一些音樂興社團 玩玩吉他化參加一些聯吳姓社團可以認識其他系的美眉之類。他們對於社會的 關懷一點都不在意,更別說救贖的行動了。有時候我在想是教育出了問題還是 大環境的改變太快,讓大學生的想法也跟著變化的太快讓這個社會來不及適應 了呢!

4.發洩論及寬恕論

在小事務上我們常發洩來紓解壓力,而這樣的紓解方式也較寬恕更容易達到紓 解壓力的效果。而寬恕論則是在對事情的觀感上看淡了會補較容易寬恕人家或 忘卻他人的過失。

兩者間的差異我想用網路上常出現的批判來作例子。我們常在網路的言論上看 到肆無忌憚的辱罵、批評,確鮮少看到有人用寬恕來看待事情。因為我也相信 老師說的發洩比較可以紓解心中的不滿及壓力,在一陣唇槍舌戰後,人的心理 會有一種下意識的滿足,好似自己已經征服了對方,把心中的不快一股惱吐出 來,就像當人在嘔吐後身心都會感覺更舒暢一樣的道理。相反的寬恕就好像在 等待生理自行處那些穢物,你沒辦法一口氣就解決而必須等待時間來消化它, 而這樣的消化時間很長久,而且不會有人知道你的苦。所以願意寬恕別人的人 常常被埋沒了。就像報上永遠登誰又在批判誰評論何事,教很少看到報章雜誌 想到有誰用寬恕的心去原諒了誰。也許但相較之下絕對是佔少數的。

5.終極關懷行為

人類終極關懷行為→宗教影響價值觀→資本主義

當一個人受苦受難十也許我們會同情他,進而對他有所關懷,所以我們會說苦 難提問世終極關懷的取向。有時候我們沒辦法作社會關懷的解決,只能針對個 人層面的終極關懷。

其實我想每個人都有終極關懷的情操,只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終極關懷的行為 產生。在我的記憶裡有一個人的一生我覺得他終生都在奉獻他的終極關懷並付 諸實行。那就是Jane Goodall (珍古德)。他是一個黑星興的保護者,友人也給 他一個別稱叫做科學教的教宗。在我看來終其一生並是對科學有多大多深遠的貢 獻。但他留給大家的真的是無窮的。他是一個從事黑猩猩研究的人,因為身林的 破壞造成黑猩猩的瀕臨絕種,在對猩猩的關懷中他付出努力。可是在這裡我不是 想宣揚他對黑猩猩的研究及保護有多周全,與其說他黑猩猩的保護者不如說他是 在替大家教育更成功的下一代,在對整個世界付出他的終極關懷。因為後來畢其 一生他都在各地演講,告訴人們應該如何珍惜握們所擁有的寶貴生命且該如何讓 它更豐富;如何珍惜我們的山河及自然資源。曾經它引領著一群學生成功的拯救 了一條瀕死的河流及其中的生物。1991年更推廣「根與芽計劃」成功的教育下一 代。我想說生命是最可貴的,人的價值在於生命的過程中的付出,而不是多少利 益的獲得。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終極關懷的行為。其實終極關懷可以是社會更 可以是個人,苦難的提問便是最直接的關懷。讓社會重新注入悲憫的關懷,而不 是自掃門前雪的景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