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哇……有摘要,有舉例應用,有批評心得,我看得頭昏,不能不給99分..:P
除了很多觀點跟我不同之外,這篇作業也沒什麼可挑剔了。
論點簡介:
一. 逍遙與拯救
應合著這門課的中心主旨,我們應該要說,其實逍遙-就是一種修行。
逍遙是一種修行。一種融入了大自然的修行;一種已經境界到無欲、無
思、無望的修行。
所以通常說起來,一個能夠崇尚逍遙思想的人都是好脾氣的。因為若是已經篤
定了天地萬物「一切都是這樣的」信念,那還犯得著對著宇宙自然之間早有規
律的事情生氣嗎?所以,在逍遙的人的觀念之中,世界,就是同一的。是循環
不息的,也不需要改變的。
講到逍遙我們就必須言談到拯救。相對於逍遙,拯救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
就如同救贖之對於修行。
拯救基本上就是一種區分出他者,並讓他者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一般來說,拯
救可以被區分出兩個部分,一個是被救,一個是救人;而救人的那方,往往習
慣於把被救者的罪過攬到自己身上。舉個例子來說,今天有人很可憐,窮到沒
東西吃沒褲子穿,這時候逍遙(修行)的人就會想:「唉呦~~真是可憐哪~~」
然後進入這個可憐人的家裡,幫他左補右貼,暫時弄到可以過活的境界之後,
逍遙的人就走了。那之後呢?要是這個可憐的人依舊賺錢無方,又再次窮到一
窮二白山窮水盡呢?抱歉。要是逍遙的人沒看到,這就不干他的事了。而若是
一個心懷拯救(救贖)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可是不把這家人救到足以謀
生他就不甘罷休似的。要是第一次的救援並沒有持續的成效,他還會把過錯全
攬到自己的身上,認為自己應該把這家人救到有個一技之長足以維生為止。這
就是逍遙與拯救的不同。在生活之中,至少在面對事情的態度之上。
一般而言無論是懷抱逍遙或是拯救態度生活的人脾氣都不會太差,但當然而然
的也會有個例外,那就是拯救的人談論到博愛與正義的時候。或者我們應該說
,當談論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拯救的人不是脾氣不好,而是脾氣頗差。在這個
方面,他們甚至會覺得持逍遙態度的人的「個人救贖」是一種偽善。因為抱持
拯救觀念的人所支持的態度是「不只是這樣,還可以更好」或者是「絕對不是
這樣的」。而這樣的觀念,跟逍遙的人所抱持著一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態
度,恰巧形成了一個頗強烈的反比。
二.價值現象學方法論
所謂的價值現象學,就是不以整個大環境或傳統的道德判斷作為考量,
而能夠站在被觀察者(當事人)的立場,以當事人的感官或情況判斷作為準繩,
來觀察或判斷事情的方法。
譬如說,我們會說「如果有一個女學生在BBS上公開其同學(本人??
)被學校教職員性騷擾,卻沒有實際有效的制裁或抗議的行為出現,她就是沒
有道德勇氣。」這是一般的人在第一眼看到這個事件的時候所會湧出的反應,
當然也會有其他類似於譴責該教職員工或咒罵學校體制之類的言論出現,然後
這股討論的熱潮就在BBS上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蒸散了,就如同每一股網路上所炒
熱的熱潮一樣。
但是價值現象學的觀察卻不止於此。當我們聲稱要以價值現象學的眼睛
觀察這整個事件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探討,今天為什麼這個女生只敢在BBS上
發言?她發言的用意到底是什麼?而她所發出的言論到底討論的是她自己,還是
另有其人?
而當我們在站在當事人的立場及心理剖析完整個事件之後,很有可能會
發現,或許這個女生所講的並不是她的同學,而是她自己;也或許她在BBS之上
的發言,並不是真正希望那個犯罪的教職員工受到制裁,而只是希望能夠藉由網
路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因為她根本不敢在現實生活中空開這件事情;也有可能,
因為這個女生考慮到很多校內性騷擾案的時候,學生是屬於弱勢的一群,校方會
為了名譽壓制受害學生的聲音,甚至會逼迫受害的學生退學,所以她不敢作聲。
而以上這種種種種以當事人主觀出發的推論,就是價值現象學。
三.比較宗教學的心理方法論
在這門宗教心理學的比較之中,我們舉了佛教與基督教作為例子,來套
用在修行與救贖的中心主旨上。
其實我們這麼來說好了,在宗教心理學的比較上,佛教就是一個比較偏
重個人修行的宗教,而神愛世人的基督教呢,則偏向了拯救世界的救贖傾向,
徹底的跟佛教的救世態度作了區隔。
就拿人能力的極限來說好了,佛教講求的是個人修行,而個人修行的目
的就是努力的修行到超越人類能力的境界,成為一個能力無限的人(神?),
來拯救週邊陷於苦難中的世人(所以基本上佛教認為,人只要經過修行,就可
以達到能力無限的境界)。但基督教的教意可不是這樣了。基督教相信,人的
能力是有極限的,無論人怎麼努力修行,都不可能超越人的境界;所以人才要
入世,在現實的世界中拯救苦難,以達到救世的目的。
若是在政治方面來做出宗教區隔的話,那麼佛教所期待的政治統馭者,
就是一個聖人;一個修行已到圓滿,毫無缺陷的聖人。那既然統馭者已經是個
聖人,代表他所有的事情都能面面俱到德性完滿毫無缺失,既然有這樣的人,
大家自然放心把整個大權交握在他的手上。所以基本上以佛教治國的方向走的
就是人治路線。而基督教呢,因為其相信人的不完滿(即能力有限),所以在
介入政治制度的時候首先會考慮到人的烈根性,因而生出以法制規範的制度路
線,也就是後來慢慢衍生出的民主政治。
講到了政治,我們也應該提到在這兩個宗教之中人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佛教的修行基本上就是一種出世的態度(重視個人修行),它著重在把人和周
圍繁雜的環境分開,才能專注在修行之上;而基督教呢,它的修行就是救世,
就是拯救身邊實際遭受苦難的人們,所以其所倡導的,乃是環境與人的結合,
而非分離。
相對於基督教的「有我」,佛教基本上持的是「無我」的態度。為什麼
無我?因為心裡有「我」其實就是一種孽障,是一種不好的牽絆與因緣,而佛
教所致力修行的就是消滅因緣;其所做出的行善並不是為了讓自己或神明快樂
,而只是為了遞補前世的孽障而已。
四.環境與人的關係
這是老師在上課中講到的一小部份,其實主要就是有關人如何對抗同儕
或人情的壓力,還有一部份是所謂的「隔離智慧」-就是指人要跟周遭的環境
產生隔離才得以產生創意跟智慧的論調。
五.得不到解答的苦難提問??
由天災人禍所造成的無辜受苦,經常性的造成人們對環境的質問:「為
什麼這些人就該活該受苦?」「到底是誰應該為這些無辜受苦的人們付出責任
?」「如果我們事先提防,有沒有辦法避免這些痛苦?」人們總是問阿問,但
是苦難提問卻彷彿地平線一樣的延展開來,不見邊界。到底苦難有沒有解答?
而有了解答之後又能為人類做些什麼?這,都是個大疑問。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提到,當人們看到無辜受苦的時候,會由原本同情的
情緒轉為質疑提問,質疑為何有人無端受到痛苦。而這個苦難提問,若是被認
同為無意義的提問,就會造成提問的人憤世嫉俗的怨恨世界,抑或是看開紅塵
的修道成佛;而相反的,若是這個苦難提問被認同為有意義的提問,則會導致
提問者嚮往著烏托邦般的理想世界,抑或是認為這個難題不是人類可以解答的
而寄託宗教。但不管是哪一種結果,「苦難提問」,將永遠得不到答案。
老師舉了林義雄家的滅門慘案作例子,來解釋苦難提問得不到解答的原
因。在全家的滅門血案過了十幾二十年後的今天,林義雄選擇了不再對自己曾
經經歷過的苦難提問。是因為環環相扣牽扯不清無從解決,還是過去的事過去
就讓它過去了?總之,苦難,永遠不會有所解答。
評論:
一. 逍遙與拯救
基本上我並不贊成老師把某些態度跟心理觀察作二元分類。
我不贊成單單把人類區分成這兩種。因為在聽課的時候我曾經認真的想
過,我自己到底是個逍遙的人呢?還是個拯救的人?但後來我發現,其實我兩
種都不是,也兩種都是。(其實這就像是一個很簡單的提問,你到底是個聰明
的人呢?還是個愚笨的人?我想一般人在對自己客觀的情況下,很難針對這兩
個答案做出直接的回答)
怎麼說兩種都不是呢?要是你要說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這兩種「純」的人
,我必須說有,但是真的很少,少到可能這兩種純的人站在世界上「啵」的一
聲就被旁邊其他所有不純的人擠死了。但為什麼又要說兩種都是呢?我想基本
上要是你不考慮這兩種成分在人體裡所佔的純度,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位在
這兩個分類中間左右搖擺的人。
講講我個人作為例子好了,其實我個人應該算是一個相當不入世的傢伙
。或許我看到路邊形單影隻賣口香糖的老婆婆時會心生疼惜而走過去跟她買包
口香糖,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她以後應該要怎麼辦呢?」不,其實應該是說
,就算想到了這個問題,也覺得這不是我個人所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悲傷的把它
丟在一邊了。所以如果我的想法是,世界上急待幫助的老人實在太多了,我不
可能全部都幫到,所以我只能見一個幫一個,而幫他們的時候也只能以當下的
情況為主,這樣子照理來說應該是符合老師所謂逍遙(修行)的人類分類才對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從小我就立志要考上法律系,因為我總是覺得考上了
法律,我就可以阻止無力的人民被擅用法律的有錢惡霸欺負得團團轉,我總是
心裡想著一定要阻止這種行為,一定要用法律保護他們。後來雖然沒有考上,
但是到現在我一直還是秉持著這個論調,以後畢業了要是還有機會接觸法律,
我也不會改變我的初衷。那這樣子該如何解釋我的行為?該如何把我在逍遙跟
拯救之間歸類?
在我的想法裡,這種行為並不能解釋成逍遙或拯救,而只是面對現實的
無力與夢想的概數之間的拉據而已。當我用現實的無力面對需要幫助的老人的
時候,我所能提供的只是個位數的微小幫助而已,而當我在面對夢想中需要幫
助的龐大數字的時候,我卻把這個數字概略化、簡單化了。降講起來難道我是
個行為逍遙化而夢想拯救化的人嗎?因為我明明在行動的時候抱持著「一切都
是這樣的」而無法大力改變的信念,但卻在談及理念的時候背道而馳,難道這
就是逍遙與拯救的兼容並蓄嗎?我想並不是。而是我覺得,人類是無法這麼簡
單的就在這兩種「人種」之間歸類的,而行為跟思想,也不是這麼容易就歸類
成兩個相當精準類別的大項的。而若是這兩個大項真是如此的精準,也不可能
發生這種似是而非的情況了。或許老師會說,你根本沒有硬性的要把人歸類成
這兩種大類,就像生病一樣,同樣是感冒,每個人的症狀也可以不太一樣,但
我只是純粹表達我在聽課的時候所接收到的認知而已,所以要是老師原本的意
思並不只是這樣單純的劃分,就請老師海涵吧。
二. 價值現象學方法論
贊成。因為基本上要是能夠站在他人的立場想事情,很多事情就不會像
一般的時候看到的那麼表面化及歸類化。或許,也能有更大的機率能看清楚事
實的真相。
一般而言,讓人最看不清楚事實真相的,就是網路。在網路的世界裡,
往往聽到對一件事情的描述的時候,都還要考慮再三這件事情的描述到底有沒
有理?可不可信?
就舉個例子來說好了,今天如果有個男的,在網路上的SEX版上PO說他
身強體壯,年輕俊美,不但貌似潘安,多金迷人,「迎戰」一場還可以持續五
個小時,歡迎30歲以下的漂亮妹妹與他聯絡的時候,這則文章透露出什麼訊息?
第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今天真的年輕俊美、貌似潘安、還多金迷人的
時候,你到底有沒有必要在網路上PO上這則徵求ONS的文章?如果在一般的情況
之下,這樣的人身邊會缺乏女人嗎?當然不會。那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PO出他的
條件呢?
基本上,當一個人刻意在看不見真實的網路上炫耀出某樣吸引人的好東
西的時候,就代表他一定是特別缺乏受此種誘餌吸引的獵物;抑或是他本身根
本就缺乏這份條件,只是藉著網路的虛擬性滿足自己的虛榮罷了。
假如今天那個PO這篇文章的人是我,而我真正有這種條件的時候,我會
在什麼情況之下特別炫耀出自己的條件呢?我想,可能是在我有「特殊需求」
的時候吧。譬如說,現在我想要一個鼻子長得像李嘉欣,然後眉毛比張曼玉高
個一公分,眼睛長得像瑪丹娜,身材長得像布蘭妮的對象的時候,或許我就會
提出自己的條件,來吸引如此機率稀少可能也自視甚高的對象。但是30歲以下
的漂亮妹妹?雖然不能說滿街都是,但也絕對不會難找。要是我真的有上述的
那種條件,還PO出這樣的文章,那代表我一定除了上述的優點之外可能有某種
致命的缺陷,讓周圍的對象紛紛逃命;要不就是我對性的需求和新鮮度的要求
特別大,周圍的對象已經不能滿足我了。但無論是以上所敘述的哪一點,對來
應徵的對象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更何況,要是以上為真的假設不成立呢?
要是以上的敘述皆不成立,我既沒面貌也沒錢財,身不強壯歲數不輕搞
不好還油光滿面禿了個頭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雖然這樣的文章一定可以釣到一
些大魚上勾,但是魚要是見了我就跑,就算來了條鯨魚也是沒用的吧。所以,
接下來的行動自然是「怎麼把魚留住」。很自然的,魚當然不會自己乖乖留下
,那再下來的計劃就是「怎麼讓魚想走也走不了」了吧………….。
所以根據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得到一個答案,就是無論是網
路上不實的言論,還是現實中面對的現象,最好還是經過縝密的判斷,才能確
定它的真假。而在一個單純的敘述光從字面或表面的行為上判斷不出真假的時
候,我們就可以使用到這個理論,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來判斷可能發生的情形而
給予評斷。雖然不一定能百分之百的正確包含到當事人的心理,但是「人性阿
人性」,總是能從蛛絲馬跡之中發現幾絲端倪的。
三. 比較宗教學的心理方法論
或許對宗教還不是非常的熟悉,所以在這裡舉的例子就只好從我對這兩
個宗教的刻板印象開始,結合了老師在佛基比較中的論述。
我記得高中的時候,學校有幾個基督教的學姊,在我跟另一個同學莫名
其妙的做完一份有關基督教的問卷以後,我們兩個就被每個禮拜拖去教會做禮
拜,然後還每個晚上接到學姊要求共同向上帝禱告的電話。
那時候我就有點嚇到,想說是不是大部分的基督徒都是如此呢?學校裡
並不是沒有佛教徒,但我也沒有看到哪個佛教徒扯著我如此勤奮的天天給佛祖
上香阿。
結果上了大學之後,或許是因為學校是宗教所屬學校的關係,信基督教
的同學好像更多了,讓我不禁注意到「呦~~虔誠的基督徒還真的有一個"樣子"
麻」。而所謂的「樣子」,就是老師所提到的積極入世的樣子。
或許我對宗教的經驗還不足以區分出基督教跟佛教的太多差別,但是我
倒是認為,在老師做了這樣的分類以後,基督教和佛教彷彿又成為了人類之間
區分種類的代稱。如果能夠不以多蓋少的區分,或許人們還可以以彼此個性(
屬性)的差別,來作為選擇進入哪個宗教的方式(笑~~)。因為宗教的種類何
其繁多,針對著每一個宗教的特性,而發展出一套較適合其教徒"大致上"心理
的論述,應該也比單單的兩元分類多元許多。
而單純在基督教與佛教上的例子套用,在我個人淺薄的宗教知識裡,總
認為老師上課所講的是把佛基兩教的特色分列出來,而若是要我套用例子進去
,也只能很單純的套用,不太能做一般身處在我身邊的、日常生活的判斷,所
以關於這一段的論述就寫到這裡停筆。
四. 環境與人的關係
在這個論調裡面,彷彿申訴了出世才能夠擁有智慧這一點,而入世,只
要能保持著身軀不在人海中隨波起舞,就算偶爾顛覆個三下兩下,也就能算是
幸運的了。
老師一定聽過三人成虎的故事吧,這個故事就充分說明了週遭的環境對
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麼大。才三個人說有老虎,國王就不得不相信在京城中出現
老虎這種荒謬的事情,而要是五個人約好玩個有大軍壓境的惡作劇遊戲呢?結
果又會是如何?
這讓我想起了愛迪生,那個發明了燈泡、了不起的天才。他小的時候,
或許就是因為太過好奇、問題太多,被老師當成一個低能兒來看待,就讓我們
先不用提到在這種情況之下同儕的壓力,光講在這種景況之下整個大環境施予
他的壓力好了。在大家都認為你是個失敗者的時候,你如何堅信自己不是?抑
或是全部的人都逼迫著你改變想法的時候,你要如何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不輕
易改變?我想,愛迪生固然有個好媽媽,她毅然決然的相信了自己的兒子,給
予他最大的自由。但相反的,或許我們應該感謝當初那位把愛迪生趕出學校的
老師,因為到底有沒有人想過,要是當年愛迪生繼續以一個低能兒的身分滯留
在那個體制僵硬的學校,今日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燈光?沒有電
影?沒有號稱電池方便攜帶電力的容器?
愚眾阿愚眾,在歷史上每一個時代都不虞匱乏。愚眾總是固守著過去舊
有的觀念和知識,在新想法或與其有異的行為出現時給予打壓和批判,直到由
時間來證明潮流的正確性為止。而面對著這樣大部分的愚眾,創意與智慧要是
不與其分離,又要怎麼才能從瑣碎生活破爛的巢臼中蛻變出來呢?
所以,我贊成老師的論點。
五. 得不到解答的苦難提問?
基本上我贊成老師關於苦難提問的論點。
但當初在聽到苦難提問得不到解答的時候,我本來不是那麼贊同的。那
時候我心裡正在不服氣的想「不可能阿 為什麼苦難提問會得不到解答呢?」在
我的思考當中,既然林信義可以很輕易的從當初監視的人口中查出到底誰跟他有
血海深仇,他為什麼不去查呢?結果,在後來聽下去之後才赫然發現「就算查到
了又怎麼樣?」
是阿,就算查到了又怎麼樣?搞不好當初那個殺光他們全家的人也是奉
命行事;他要是不殺光林信義全家搞不好自己全家就被殺光了。那你說好吧,
再往上查好了。好不容易終於層層抽絲剝繭找到了當初幕後指使的頭子,搞不
好他現在已經老掉了牙神智不清連上個廁所都要旁邊的人伺候;也搞不好當初
他也是為情勢所逼,要是當初他沒下手也會有別人下手……………….。太多個
搞不好,太多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讓人也沒有道理把所有的過錯推到一個原
由上頭。
我想到了911。這個駭人也痛人的傷痛。
其實,在事件發生後一片仇恨反恐怖的聲音當中,我也聽到另一種,微
小的,在主流新聞播報當中顯得微弱的聲音-有人開始在美國人痛哭的時候提
起了中東這塊土地的傷痛,提起了世界上一個銅板敲不響的紛爭。所以當我們
現在開始追問下去,到底當初是誰先對不起誰?到底現在是誰多錯了那麼一點
點?如果事先預防的話911還會不會發生的時候,我們又製造了一個沒有解答的
苦難提問。
從老師歸類苦難提問的四種結果當中,我看不到解答。但我想真正的重
點是,既不是先知,也無能解答苦難提問的我們,在面對苦難的時候,如何協
助整個時局安然度過這一輪的苦難,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自問的,有解答的解決
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