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3450
---------------------
李峰政

        一:RoseJack的愛情觀事實上是指向人類心靈上的虛有,是一種想跳出框框的表達,Jack扮演的是逍遙的人生觀而Rose則是扮演救贖的角色,Jack成為Rose的救贖者,試探討其中原由?

         Rose是一個很想要擁有自我的人,她是處在一個看起來很高貴,事實上卻很庸俗的貴族階級框框裡,為什麼呢?因為有一幕Rose把全身的行李拿出來,其中有一幅畢卡索的畫,她先生卻說這是什麼?幸好還不貴,這些所謂的貴族,對於藝術的感學竟是如此!

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鐵達尼號的另一位設計者,Rose就問他說:你知道嗎?佛洛依德說,男人喔!通常都喜歡…….,結果那位設計師卻問旁人說:Who is佛洛依德?

也就是說基本上Rose所處的環境其實是一個非常狹隘的環境,對於知識、藝術都沒什麼愛好的環境,但卻自認為是貴族階級,每天有開不完的宴會、舞會。在那樣的生活中,一個獨特體驗的女人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那感覺就是被壓抑的人生;於是她受不了了,獨自跑到船尾,也在此時遇見了JackJack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一個所有家當都在身上,生活完全自由,沒有框框限制,他的興趣就是把看到喜歡的事物畫下來,以素描為生。

RoseJack第一次見面的對話情形就是Jack的對話一切都很幽默,他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他就是一個完全自由自在的人,每天都很逍遙快樂;第二次見面時,在談到關於生活過得如何,Rose說:有一個丈夫,丈夫很愛她….,話講到一半,Jack說:妳….愛她嗎?,Rose說:怎麼這麼沒禮貌啊!轉頭就走,過了沒幾分鐘又走回來,問Jack說:可以讓我看你的畫冊嗎?這就是自尊心較高者,當她的心靈第一次被碰觸時,直覺反應一定是反彈,因為不允許別人輕易揭露自己的心靈深處。

也可以這麼說,Jack有這種能力,能感受到Rose的不快樂,而看畫冊表示Rose也很喜歡畫畫,蒐集藝術作品,Jack當然也很喜歡畫畫囉!於是兩人開始透過繪畫,進行心靈分享。進行心靈分享後,Rose面對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需不需要掙脫她的框框?當Rose看到一個小女孩和她一樣很可憐,也是被包裝得整整齊齊後,Rose知道她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於是就主動來找Jack,告訴Jack說:她開始想做自己了,於是兩人就站上了船頭,雙手張開,迎著風大喊「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這個舉動代表著Rose打破框框,享受大自然,找到自我。

之後,進房間畫裸體畫那幕,意味著兩人都融入了創作的情節中,是藝術、心靈世界的交流。而Rose也想透過畫裸體畫表達完全掌握自己,找到自我,因為外面所穿的衣服都是假的。

二:Jack的逍遙人生觀為現實生活中充滿框框的Rose的救贖力量,這個救贖力量透過的工具是一個愛情的關係,它的本質是透過愛情解放生活充滿框框的Rose,也是鐵達尼號此片的主軸之一;此電影以「自由解放」為主軸,非一般商業電影以「愛情」為主軸。

         此電影以「自由解放」為主軸,非一般商業電影以「愛情」為主軸的原因可由幾方面看出:原先JackRose做些放縱的行為例如:吐口水,但Rose不敢輕易的嚐試,離開她原來的生活,直到最後Rose找到自我,吐口水、畫裸體畫、對管家比中指、兩腳分開騎馬(在那年代是非常淫蕩行為,一個貴婦應該是側坐)樣樣都來,做了很多當時看來是放蕩的行為,即Jack的出現成為Rose生命中的救贖者,Rose從貴族的框框跳出來,變成一個勇敢去做的女人,所以此片是以「自由解放」為主軸。

若此片以「愛情」為主軸的話,當Jack沉入海底時,Rose也應該跟著跳下去,雙雙死在一起(一般愛情片結局),但Rose是勇敢的活下去。

一般商業電影則會如此:男主角長得像白馬王子,女主角長得像白雪公主,當男主角死了,女主角也不會苟活;就拿英倫情人此片來說,純粹一般商業愛情片,男主角最後還為了所愛之人不惜當叛國賊呢!

 三:盧貝松電影作品: 前期:抗爭  中期:愛  後期:追求真理

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前期:抗爭  中期:人性  後期:救贖觀

試用藝術的觀點來探討修行與救贖? 

        盧貝松電影作品:前期的電影大部分所要描述的是所有的壞人都是國家體制下的犧牲者,所以裡面的男主角下場都是被國家所派的秘密警察給暗殺了,整個電影的進行是一種悲泣英雄式的抗爭,堅定左判思考的正確性。中期的作品則開始詢問是否有愛的可能,例如:第五元素,而到了後期的電影,例如:聖女貞德,則是詢問真理是什麼,利用片中黑衣人不斷的詢問貞德看到的是否為上帝,到底上帝是什麼樣的東西。以這樣的一個生命轉折歷程來講為從抗爭到詢問是否有愛到詢問什麼叫真理。

貝多芬前期的音樂也是衝滿著抗爭,抗爭的方法是認為前人的作曲方法都是不對的,自己偏要改變;而中期的作品則屬於比較人性,作品例如:OP.39,NO.3OP56,NO.23,田園交響曲。在經歷了卡爾的事件後,整整十二年沒有作品,十二年後重新作曲,產生所謂的後期風格,代表作例如有:我的人生,OP.111,其境界代表著逍遙,期間經過審判的心情,到了最後一個作品:OP.135,以一個輕鬆的質問,輕鬆的回答,稍微嚴肅的「非如此不可嗎」,「就是如此」,最後得到一個輕鬆調皮式的答案,以歌的生命來看,明顯表示貝多芬對自己對卡爾的態度的良心的裁決,一個良心審判的問題,因而最後以OP.135做一個答案。OP.135的特色是,第一樂章:重新詢問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裡,第二樂章:做一個簡單的小回應,第四樂章:德語標註為「非如此不可嗎」,「就是如此」,其過程中明顯知道這是一個生命的提問,也是屬於救贖的範圍,因為:一般所謂的救贖是指天上上帝的救贖,意味著真理是代表著正義與公理,其之間是一種是與非的關係,另外有一種觀點稱為:心內的上帝,是一種父與子的關係,陪伴的關係,所以OP.135就是以這種心內的上帝的感覺來表示,所以也是救贖觀的一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