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2

標題/台灣經濟的困境與出路 孫震     編號/4     公布時間/Wed Nov 17 13:13:41 2004
發佈人秘書組     相關網址http://
台灣經濟的困境與出路

孫震
93/11/06
一、 從自由化到全球化

1. 過去50年台灣的經濟發展可說從計畫與管制逐步走向自由化的過程。

2. 1984年俞國華院長宣布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為台灣基本經濟政策。

3. 經濟自由化是減少人為干預回歸市場機制的努力與過程。消費者自由選擇使一定支出得到最大效用。生產者自由選擇使一定資源產生最大價值。就業者自由選擇使人盡其才。

4. 在科技發展,特別是資訊與網路科技突飛猛進的條件下,自由化帶領世界迅速進入全球化的境界。

二、 全球化之下的天下大勢

5. 在全球化的情勢下,各種資源跨越國界,自由流動,各國紛紛發揮自己的優勢,吸引世界資源,追求經濟成長。專業分工,使生產力提高,經濟福利增加。這是經濟學者一向嚮往的境界。

6. 1990年代世界之全球化迅速進行。
歐盟形成
東歐前共產國家轉向市場經濟
前蘇聯崩解為獨立國協
亞洲開發中國家中國與印度先後崛起
美國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亦為最大負債國,每年借用國際資金70%。
日本累積外匯資源最多,其外匯準備超過8千億美元。

7.
人口 產出總值*(GDP) 貨物與勞務輸出
全球 100.0% 100.0% 100.0%
先進經濟 15.4 55.5 74.6
美國 4.7 21.1 11.0
歐元地區 4.9 15.9 33.3
德國 1.3 4.5 9.6
日本 2.1 7.0 5.7
中國 20.8 12.6 5.0
印度 17.2 5.7 0.9
*按PPP計算
IMF <>, April 2004, p.177.

中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四大貿易國,第三大進口國。
1998-2003,對世界經濟成長率之貢獻:中國25%,美國20%,共為世界成長之雙引擎。

8. 中印實質GDP成長率(%)比較
1986-95 96 97 98 99 2000 01 02 03
中國 9.9 9.6 8.8 7.8 7.1 8.0 7.5 8.0 9.1
印度 5.7 7.5 5.0 5.8 6.7 5.4 4.0 4.7 7.4

中國受益於大量FDI流入,近年每年約在5百億美元左右。
印度則因理工教育發達,英語流暢,獲得大量先進國外包工作。

三、 台灣經濟近貌

9. 台灣過去經濟發展成績優異,
1970年代和香港、新加坡、南韓並稱為「四小虎」
1980年被視為「新興工業化國家」(NICs)
1997年晉級為「先進經濟」為世界29個先進經濟之一。
台灣所採的經濟政策為全世界開發中國家所追隨,自由化為全世界之趨勢,制度化近年始為世界銀行所強調,Douglass North以此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10. 1997年台灣的人均GNP為$13,592,
1998年因東亞金融風暴下降,
2000年始超越97之水準,達$14,188,
以後下降,迄未回返1997年之水準。





台灣之GDP年成長率與所得水準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 2001 2002 2003
GDP(%) 9.1 10.2 8.1 6.4 5.9 -2.2 3.6 3.2
人均GNP(US$) 345* 1,920* 7,626* 13,235* 14,188 12,876 12,916 13,157
根據經建會<>, 2004年與1988年資料。
*分別為1969,1979,1989,1999年數字。

11. 經濟成長率短期決定於總需要之增加,長期決定於生產力的提升與勞動力的增加。

近年台灣經濟成長的來源 (%)
2000 2001 2002 2003
GDP成長率 5.86 -2.18 3.59 3.24
民間消費 2.98 0.62 1.23 0.48
政府消費 0.07 -0.12 -0.02 0.10
固定資本投資 2.00 -4.92 -0.41 -0.29
存貨變動 -1.17 -0.51 0.16 0.56
(國內需要合計) (3.88) (-4.93) (0.96) (0.85)
輸出 8.84 -4.35 5.26 5.87
輸入(-) 6.87 -7.10 2.63 3.48
(輸出淨額) (1.97) (2.75) (2.63) (2.40)
經建會,<<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4>>,p.62.

12. 由上表可知,台灣進入21世紀後,國內需要萎縮不振,靠出超擴大,勉強維持成長。
國內需要中最具關鍵地位的因素是固定資本投資。投資使資本存量增加,生產能量擴大,才可能有長期之經濟成長。
出超雖賺取外匯,但輸出實物,台灣長期為資本輸出國,近年每年供應國際資本4%以上。

四、 未來希望所寄

13. 以下四個基本問題決定台灣經濟前途:
政治與經濟環境是否穩定並可預期?
兩岸關係是否和諧開放?
教育與科技水準是否持續提升?
生活條件與品質是否迅速改善?

14. 更基本的是政府要有誠信。經濟自由化的原則雖然是「去政府化」,但所去的是政府的人為干預。市場經濟要在健全的制度與穩定可信的政策下運作。政治領袖口是心非,行事反覆,不但敗壞經濟發展基礎,亦動搖社會倫理基礎。

15. 以下兩段引自<<孟子>>的話,對我們應有所啟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公孫丑篇)換成今天的話是說:限制三通直航阻擋不了資源流向大陸;6,108億元軍購阻擋不住對岸的攻擊;贏得人家的尊敬,還是要靠經濟繁榮,知識進步,政治民主。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訴)於王;其若是,孰能禦之!」(梁惠王篇)用今天的話說,「發政施仁」就是實施經濟自由,政治民主,則天下來歸。

16. 今天台灣講軍備忘記了國防。
姜太公<<武韜>>:
「全勝不鬥,大兵無創。與鬼神通,微哉,微哉!與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惡相助,同好相趨,故無甲兵而勝,無衝機而攻,無溝塹而守。」

台灣和大陸都追求經濟發展,民生樂利,民主與和平應也是共同期待的目標,兩岸如直航三通,交流互惠,何需兵戎相見,兩敗俱傷?

93年11月6日 信望愛社演講補充資料
孫震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吳子曰: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在小足以守矣。

武侯問曰,願聞陣必定,守必固、戰必勝之道。起對曰:立見且可,豈直聞乎!君能使賢者居上,不肖者處下,則陣已定矣。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則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武經七書,吳子,圖國第一)



附錄:









 
附件:
發佈者來自/59.104.130.67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公佈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