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2

標題/朝野都要正視台灣財政危機--張忠本     編號/12     公布時間/Wed Jun 8 12:09:46 2005
發佈人greenie     相關網址http://
朝野都要正視台灣財政危機
張忠本

陳水扁總統於5月30日宣布加稅,社會又一片嘩然,在野黨更是一片撻伐之聲。作為一般小民基於自身利害情緒反應情有可原。但是作為負責任的在野黨,則應更嚴肅的衡量當前台灣的財政赤字問題。

台灣當前政府財政赤字每年達4,000億元,政府負債累積到今年將達4兆3千億元,相當台灣GDP的43%。若再加上一些特別預算及非營業基金如:921重建基金;基隆河一期整治計劃;二代戰機借款;擴大公共服務與建設方案;SARS防疫特別預算;軍公教退輔基金缺口;勞保潛在負債;國防十年軍購;國安基金與公共設施保留地徵收等,政府負債將超過GDP居世界之冠。世界政府負債最高的日本也只有100%多,日本正因為政府負債過高,已失去經濟發展動力。即使按正常預算計算2004年台灣政府負債達GDP的39.7%與美國相當,卻高於韓國及中國的16%~18%,以及IMF統計新興國家債務餘額佔GDP比重的中位數25%。

財政赤字擴大始於國民黨執政時期,政府未償債務從1990年2,000億元,一路攀升到2000年2兆4千億元;民進黨執政五年又將快速增加到4兆3千億元。這正是台灣「民粹民主」的產物,十五年來兩黨政府都是一方面不斷擴大財政支出,特別是社會福利支出以討好基層選民如「敬老津貼」、「老農津貼」、「全民健保」、「農勞保輔助」、「獎勵休漁」及「擴大公共服務與建設方案」等。另方面又不斷降稅及免稅以討好財團及地主。遠者如「五年免稅」及「投資抵減」的浮濫;「兩稅合一」、「降低金融營業稅」。近者如「土地增值稅減半」;「企業併購」及「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稅捐減免等。

台灣平均稅負13.6%,已是世界最低水準;低於韓國的21.8%、新加坡的14%及工業國家平均27.9%。尤其台灣中央政府穩定性收入佔GDP比例只有12.6%,在全球排名最後,顯示國家超貸嚴重。所謂經常性收入是指扣除出售股票及其他財產收入後之一般收入。先進國家經常性收入佔GDP比重都在30%以上,北歐甚至達60%;IMF選樣29個國家中,以中國最低也有15%。

早在2003年IMF已提出警告,當年台灣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已達GDP之34%,除非台灣每年經濟成長率達到8.5%,才有可能自然地減少負債比重。然而扁政府卻只顧選舉,對財政赤字漠視無所謂。現在台灣政府負債佔GDP比例已接近中央政府預算赤字上限40%及政府債務上限48%,而且年年還有財政赤字3,000~4,000億元。加上台灣社會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未來繳稅的人減少,需要社會福利的人增多,財政赤字更難改善。

扁政府執政五年後終於開始正視政府財政赤字及政府債務問題。只是改善政府債務不是支支節節加稅,而應根據IMF的四帖藥方:

(一)進行租稅與支出改革:擴大租基,控管支出,擴大支出前應先回到財政收支平衡。如取消因職業別的減免稅;改善投資租稅獎勵制度;建立最低稅賦。同時不要動輒再有五年公共建設5,000億元;軍購6,108億元;中小企業信保基金500億元的浮誇主張。並避免泛濫的編列特別預算。

(二)提高財政信用:強化財政機關的權責,宣示不再濫減稅;若要擴大公共支出,必須有配套財政收入;力求五年內財政收支平衡。扁政府執政四年,每年都追加預算,又外編特別預算。

(三)結構改革,刺激成長:沒有強勁的經濟成長,政府很難降低負債比率。投資意願主要還是建立在對投資環境的信心。投資獎勵、減免稅捐只能輔助投資意願,卻不是投資主要考量因素。
自2001年以來台灣民間投資成長率平均為零;外人投資銳減;股市本益比及交易量均創下歷史新低。關鍵不在於投資稅負,而在兩岸關係緊張對峙及政府政策搖擺不定。

(四)注意突發的風險與隱藏的債務:政府負債比率持續攀升,已接近舉債上限。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必須擴大支出或稅收劇減時,就難以支應。何況我們還有更多非營業基金虧損,及特別預算赤字待補助。
縱使今天政權輪替,在野黨當政,也一樣要面對台灣當前的財政窘境,朝野都應放下成見,理性應對。


~本文刊載於2005/6/3聯合報



 
附件:1  
發佈者來自/203.73.175.196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公佈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