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2

標題/福音性通識教育課程之執行     編號/4     留言時間/Thu Oct 28 10:09:41 2004
作者徐德修     作者網址http://
 
福音性通識教育課程之執行

徐德修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系
E-mail: dshsu@mail.ncku.edu.tw


摘要
  基於通識教育理念在校園中被積極提倡及落實執行,近十年來,福音性課程也逐漸受到認同,並且越發普遍的在諸多學校中開授。為免造成混淆與誤解,並且為了因應時代之需求,這類課程的授課規模與系統化之教材內容似應有所規劃,除了建立課程的具體形像,也有利於師資培育工作。文中就課程名稱、課程執行方式等問題提出目前之現況及原則性之分析及建議,期盼福音性課程可以建立起等同一般基礎性課程之規模及形像。

關鍵字:基督思想、福音性課程、通識教育、團隊服事、課程內容、統一性教材


一、前言:
  近十年來,國內許多學校開出了一些宗教介紹方面的課程,這些課程差不多都是在教育部積極倡導的通識教育項目下取得師生的認同的。大學校園之中,當然有許多基督徒老師,利用機會向週圍的人傳講福音本來就是基督徒普遍的心態,基於這種心態,基督徒老師有意願配合通識教育政策,加入這項服事的顯然不在少數,長久以來的教會教育也莫不鼓勵信徒落實傳福音的行動,不但傳,而且要知道這是基督徒在世上極光榮及重要的工作。現在有了機會,有了合於規定的管道,豈有不積極利用的道理?絕大多數的老師之受聘於學校,當然是根據他自己的學術領域,現在忽然要在學校參與一些並非自己學術領域的課程,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這裡所謂的不容易包含下列數點理由:

1、沒有受過神學院正式學程的訓練,雖然長期參與教會服事,接受教會教育系統的薰陶,對於要整理出一門有系統內容的福音或神學性課程,可能並不容易。

  2、就算花工夫規劃了課程的內容,與自己學術領域的課和內容比較一下,恐怕自己都會覺得,沒有那麼學術性。

3、一旦成為這類課程的授課老師,在校園之中,會有較之「他是基督徒」之類的名詞更加強烈鮮明的標籤貼在身上,受得了嗎?

  4、既然是這個課程的老師,在別人的腦子裡,應該是相關問題的專家。但在受到各樣問題的質疑時,我們很可能自殘形穢,神學知識不足,無法應對,加上我們面對的很可能不光光是外邦人而已,彼此溝通的困難度,一定不小。

  在這篇文章裡,試圖提出幾個我們在規劃這類課程時需要考慮到的問題,更希望能藉著主內同道聚集研討的機會,討論出一些我們要投入這個工場的共同原則,為了使問題更加明朗化,下面即試圖將這些需要考慮的問題逐一臚列,具體呈現及說明。

二、課程名稱是顯性化的,還是隱性化的?

  所謂顯性化的課程名稱,就是在課程名稱中,明顯看到「基督思想」的主題,等於公開宣告,課程的內容將具體闡述以聖經論述為主軸的議題,如同「物理學」講的就是物理,我們談的就是耶穌基督。領域的界定清楚明確,外人一看便知;隱性的課名則提供授課者有極大的柔性空間,課程內容具有廣泛的「包裝性」,除非經過仔細溝通,事前無法得知授課者肚子裡賣的是什麼藥,或說無法了解授課者希望引導的方向。比方說,課程表中列出的「生死學」課程,人生價值觀不同的老師,可以將內容帶到完全不一樣的方向上去。

開授福音性課程總有一個目的,就是不論課程名稱是隱性化的或者是顯性化的,至終都希望至少能夠成功的將福音的種子植入選課者的心田中。

三、名稱顯性化課程的特質:

  既是顯性課程,比較容易選定「課本」,教材則多半以「課本」論述為依歸。就算不選定課本,顯性的課程名稱也大半界定了教材的方向。課程名稱中多半會有「基督教」、「基督思想」、「聖經」等名詞。既然冠以這些名詞,教材內容就必須比較具體,比方說,不能在一個「基督思想與人生」的課程裡,居然沒有介紹基要真理,或者不介紹耶穌基督及其主要生平事蹟,或者為了將就人本思潮而迴避神本思想的論述。因為教材內容的固定性,不論在哪一所學校的這類課程傳授的價值體系應該幾乎一樣,即或有異,亦相去不遠。

  顯性化的課程在時下台灣的宗教環境裡,基督思想方面的課程不易討好學生,也容易招致無謂的批評,較之其他某些宗教的顯性化課程,頗有受到非主流待遇的感受。它的親和力與柔軟度,也顯然無法與隱性化課程相比。而且,受到普遍性認同的程度還是頗具爭議性的。事實上,在教育部舉辦的大學通識教育評鑑中,委員們對福音性通識教育課程的開授之認同程度是很保留的。在「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先導計畫」初步評鑑報告(2004年4月)的導言中,評鑑委員在所謂的「各校面臨的六點共通問題」裡,就有一點是這樣描述的:「通識教育固然涉及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之培養,但若相關課程之教學規劃未經審慎評估審查,或教師本身對特定立場有過於明顯之偏好,則通識教育也容易流於傳播特定宗教、政治、族群或階級立場的課程或教學。由於課堂中師生權力關係不平等,各校通識教育中應避免此種違背教育精神的課程或教學行為。特定價值立場可作為批判性討論的主題,但不應作為通識課程。」不管這種論述是否正確,或是否經得起歷史的考驗,這是目前評鑑委員的論點。看到這樣的論點,我們應該了解,福音性課程與長期穩定被認同的地位,仍然頗有差距!

四、名稱隱性化課程的特質:

  若以前述之「生死學」課程為例,不知會不會選定課本,即使選定課本,亦可以有天壤之別的內容。我們不難在週圍找到不同學校開出來都叫做「生死學」的課程,稍加了解,一個課是比丘尼開的,另一個課是牧師開的,或許也可以找到完全沒有宗教色彩的老師開的「生死學」。不知有沒有人做過研究,針對前述三種背景不同的教師所開授的「生死學」的內容做一番分析比較,不同才是正常的。除非有統一的課本,否則在事前,誰知道授課內容的大致方向?接下來的問題是:在甲校修過生死學的學生與在乙校修過生死學的學生所學得的知識卻是南轅北轍的!這個現象合理嗎?因授課教師不同而導致教材內容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樣是「物理學」,內容再不相同,也差不到那裡去,可是在宗教類或人生價值類的課程裡就大大不同了。這種現象的結論就是:名稱隱性化課程的教材不易得到普遍性的認同,也可以說是不夠客觀性。不夠客觀的內容是否適合成為學校中的課程值得考慮,所以盡量避免隱性化課程名稱似應為通識教育努力的方向。

  名稱隱性化的課程至少在名稱上沒有耶穌基督的招牌,所以內容柔性了許多,教材內容的調整空間也極大,整個學期的課程,可以絲毫不去碰觸基要真理等教義的主題。有些主題不去碰觸反而皆大歡喜、相安無事,一旦去碰觸它,就會引起人生價值主觀認定部分的尖銳衝突。

名稱隱性化的課程的最大優點可能就是:在有效的技巧運用下,它可以充分發揮極大融滲教育的功能。


五、團隊服事步上講台之省思:

  不少學校由熱心的基督徒彼此串聯,召集了幾位同道,大家分工合作,一個人負責─兩個星期的課程,加上一些校外同工的配合,一個團隊服事的節目,像是一桌美味酒席擺在學生面前,頗有賣點。在學術界各領域競爭激烈之際,每一個人的生活步調都十分緊張忙碌,大家做些分工,每人負擔減輕,又是名嘴菁英的集合,豈有不叫座之理,這幾年來我們體會得出基督徒教師們的熱心。事實上,只要是基督徒,能夠有機會在自己教學的單位站在講台上對學生介紹一些信仰的經驗,實在是心中極大的喜樂。

  但從授課的觀點而言,這種模式亦稍有值得檢討的空間。基本上,我們是在開一門課(course),不是專題演講式的研討(seminar)。一門課講究的是完整的組織架構及串聯系統。當然,專題演講的內容也可以事先排妥,各有強調,使得整個學期的課程內容呈現一個有系統的集合體。不過,很可能都是各講各的專長,叫座就好。其實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只是這樣就不是完整的「課」。

  它的另一項優點是:讓學生看到在各自學術領域中的師長陸續站在講台上作見證,令人感覺清新與親切,完全不像一般課程從頭到尾都是一張老面孔,站在講台上說教。是優點,也是缺點。試問:大學裡如此多的課,有幾門是集合幾位同道,分工合作集合開課的(研究所的課間或有之,醫學院中的課比較常見)?一人開授是長久以來學校教育的開課傳統模式,介紹其他宗教系統所開授的通識教育課程是如此,相信就算在神學院中針對各個科目所開授的課程也是如此。為什麼福音性的課一定要以團隊服事方式,以一種打破傳統、有些標新立異的模樣來呈現呢?不覺得在大學校園裡稍微有些違背開課傳統的味道麼?再說,明明可以像別的課程一樣,由一人負責,作有系統的規劃,雖然間或邀請他人作專題式的授課,但整體而言,是某位教師負責的課,何需硬要表現出「團隊」的樣式?如果數人合作開一門「基督思想」的課,我倒覺得,不如各開一班,就像物理學一樣,這是很基本的課,開的班級越多越好。為什麼要數人合開呢?我曾經聽到一種言論說:「一定不可以一個人開這門課。」我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出理由何在。

真正必須以團隊分工方式呈現的課程恐怕是那些需要以不同技術領域介入、而領域之間又相去甚遠的時候。比方說:需要牽涉機械、電機、化工、土木、法律等領域的「工程倫理」課程。而一門基礎性的福音性通識教育課程似乎不需如此。

  當然,不管怎麼樣開這門課,我們都懷著感謝的心,並將過程及結果放在禱告中。在台灣,傳福音似乎並不容易,已經居於弱勢團體的我們,為什麼要為開課模式花費唇舌呢?能夠開課就很好了,讓我們彼此代禱祝福吧!

  我開了好幾年的「基督思想與人生」通識教育課程,我若沒有能力繼續開下去,或別人不讓我開下去,我就會停開;只要有能力繼續開,別人讓我開,我就以感恩的心,當作是一項重要的服事工作,繼續開下去,即使放棄了我專業學術領域的課,我也情願,因為我認為這門課真的很重要。成功大學有數位老師都在開這門課,我的體會是:我在教,也在學。如果我只是湊在一個團隊裡,每個學校去上一、兩個星期的專題,我學的就十分十分有限。

六、因應時代需求培育師資、設計教材:

  台灣的大學校園目前允許宗教介紹性課程的存在,既然有這樣的機會,我們當然應該大大利用,師資成了最重要的問題,培育師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聽多做」,基督徒聽的已經夠多了,起來做,自然就會。

  五十年前,大學裡師資缺乏,有些課由一些老教授照著課本邊教邊學,照樣應付下來了,只要有心、肯做,基督徒老師早就有足夠的本錢在同學面前開這類課程。以前不做,是因為教育主管機關不允許我們做,不給我們機會;現在明明有機會,若是不做,就無法推卸自己不肯去做的理由了。

開授物理學的老師,若自認電學知識缺乏,並不是應該另請專人來講授電學部分,而應該自己把電學學好。如果每年都請專人來傳授電學,則長此以往,他就永遠沒有能力講授電學部分。福音性課程也是如此,基督徒老師沒有理由開不出基要真理內容的福音性課程。

  培育師資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開課,不是組織團隊。當然,提供教材是引導教師自我培育的重要工作。只要有教材,許許多多的基督徒老師都有能力開得出福音性的課程。

七、結論:

  在大學校園裡,福音性通識教育課程是一門新興的課程,為了建立它長期穩固的地位,課程核心內容的統一性教材之研擬及積極的師資培育工作都有其急迫性。順從教育界長期因循的開課傳統,不標新立異恐怕也是促成它長期穩定的重要因子。在教育界服務的基督徒老師值得用心投入,不要把它當成自己主科之餘的點綴式工作。這項工作,神聖且有意義;是犧牲,也是獲得;是服事,也是本務。在此也呼籲神學教育界先進同道,為福音性課程研擬出具體的教材內容,以便有心投入的老師可以有效的參考及利用。



 
作者來自/210.244.25.28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留言     回留言版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