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三甲8814103
---------------------
梁智潔
觀點一:不同的思考方式
1. 序列式邏輯-- 有前提->推論->結論
是根據科學文明下的邏輯思考方式。
2. 列舉(比喻)式邏輯-- 要成立的命題,要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去列舉出比喻 來讓它成立。
是華夏文化下的思考方式。
3. 反合式邏輯-- 禪宗思考上,要破除觀點,了悟到"正反都是合"時,則是 領悟。
ex.小沙彌在一旁聽老禪宗講解什麼是佛法時,老禪宗回答總是比個大 姆指說"這就是佛法"。小沙彌始終不明白為什麼那就是佛法,有一 次,老禪宗不在,有信徒來求教,小沙彌就學老禪宗比個大姆指, 就說這就是佛法。等到老禪宗回來時,小沙彌就跟老禪宗說他這樣 跟別人講佛法,老禪宗就很生氣,命人把小沙彌的大姆指砍掉,因 為小沙彌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佛法還亂跟別人說。 然後,老禪宗就問他們"什麼是佛法",小沙彌們很不自覺的就比大 姆指,但是被切掉姆指的就沒有姆指可比,突然間,小沙彌領悟了 什麼是佛法,有指與無指之間,正反都是合,這就是老禪宗想破除 的觀點,也就是大家想問的什麼是佛法,降就領悟啦!
4. 對立式邏輯-- 西方宗教體系下所領誤出的,在尋找人類一些重要的道德 情操時,會找到有二情操都是德行,但是兩者在達到某一 極限後卻是相斥的,不能並存。
ex.完全正義的角度:陳進興應該是罪該萬死,應該要報復他,死刑
完全慈愛:陳進興只要有點悔意,就應該助其悔改
這兩者是可以並存的嗎? 不可以
不同思考方式之例:
"獨善其身?" 與 "兼善天下?" ---> 不同思考會導致不同結果
1.序列式思考--獨善其身者必定是好人,而好人就可以兼善天下
2.列舉式思考--獨善其身的人是擁有哪些特質,像聖人一樣,具有一些特 質,然後兼善到天下。
3.反合式思考--獨善其身固然好,但必有其缺陷,像是社會責任缺乏兼善 天下也是,必定有缺點。
4.對立式思考--這兩者是不可兼得的,要就只能獨善其身,要就只能兼善 天下。

觀點一之思考應用:
在中國人的社會裡,人們的所作所為和其思考的法則之間常有密不可分的關 係。例如「正義」或「公平」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是認定公平與否,卻要視發生 的情境和對象加以取決。與自身關係比較親密的的人當然是「自己人」,視作自 己人加以好好的對待,對方必定深有同感而有相對的回饋,所以對自己來說比較 重要的人採取的是人情的法則,這是從需求面的的角度去做到所謂的互動的公平 ,剛好與列舉(比喻)式邏輯有一些異曲同工之妙。再來對陌生人則不然,缺乏關 係的人與自己「相異」,比較容易形成競爭或干擾,所以是站在工具性的原則去 加以對待,這是思考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對待不同人有不同的處理原則。而西方 社會在邏輯的觀念上是很重視的,自遠古西方的社會裡就存在著許多哲學思辨的 問題,尤其是辯論上面常聽到許多人加以運用。不過西方人比較重視個人的價值 ,強調程序和互動上的實質公平。在實事求是的文化下,比起像中國社會那種到 處講究親疏遠近隱含法則的人際互動,像選舉醜聞或工程弊端之類的消息自然少 了許多。

不同的思考方式會導致不同的思維結果,人們在溝通或是進行思考上的交流 時,常會就自己所知的概念去解讀未知。但就如同我們所常見到的,一般人在進 行思想或推理時常會犯下許多邏輯上的謬誤而不自知。例如在人際的溝通交流上 ,有的人常以為自己所表達出來的內容已經相當的清楚,但卻不知道表達的內容 在言詞的使用和結構性的邏輯都有相當程度的疏失,自己說的話自己當然懂,但 是其他人未必會採取同樣的觀點去思考,更別說在溝通的過程中充斥著許多認知 上的偏誤了。換個角度來看,這不也就是為何在這個社會上充滿著許多誤解和衝 突的主因嗎!強調思考的邏輯不同在現今的社會上,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帶有目 標導向的工具了!說話的內容很有邏輯性就一定沒有錯嗎?這是很難講的,只要 強調自己的邏輯觀點有理就好,同一時間別人不也嘗試這麼做;每個人的解讀方 式不同,那最後到底是孰是孰非,而最後的裁決又應該要用怎樣的「思考邏輯方 式」才能算是對的呢?不過在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很難去規範所有人的思考角度 要一致,要求每個人用同樣的角度去觀察,用同樣的途徑去思索,如此一來必定 會對創造性的思考及判斷造成絕對的箝制,這是相當不合理也不應該的。

那有沒有可能取得一個比較和諧的平衡點呢?或許這就是我們所關切的,看 來理解他人背後思考的邏輯方式似乎是必要的。這也許會稍微有助於對彼此的了 解。雖然說我們並不能否認無論採取任何觀點,都難免帶有一些個人的價值觀在 其中。不過這也不是意味著說能夠自圓其說是一個好的策略,畢竟觀念的澄清和 溝通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然後懸在原處的問題還是需要被解決的



觀點二:死亡觀
由空難事件來看
---> 媒體拍攝受難者家屬背慟的畫面,將痛苦赤裸裸的曝光,缺乏人性。
空難事件造成重大死傷 --> 要重新反省死亡觀
(不同死亡觀對死亡態度不同)
^^^^^^
是不可論證的價值觀
ex. 蘇格拉底被視為異端處死,但是他勇敢面對死亡,因為希臘哲學認為, 世界分兩種
現實界---人類所活的世界,是理想界中不完美的投影
理型界---理想中的世界
。---------。-------------->
生            死        靈魂不滅
==> 活著的肉體是現實界不完美的存在,靈魂才是理想界中完美的存在
他不怕死是因為他擁有這樣的死亡觀,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
(當然前提是他自己本身也不怕死,有些人很怕死)

而東方社會的輪迴觀點是"不確定的死亡觀"
除非他肯定做好事一定會有好報,不然死後會變成什麼東西,自己也不知道。
"怕死" 是因為畏懼死亡後不確定的世界。
東方社會是很忌諱談到死亡的 --> 人一定都會死,為什麼會怕呢?
ex. 孝順的孩子比較能坦然接受父親死亡的事實,與其痛苦,不如送安寧 病房。但是不孝順的孩子會很擔心死亡,會要求插管,不讓父親安寧的 走完一生,因為平時沒盡孝,在面對死亡就會有這種想法。 ---> 這是"確定"與"不確定"死亡觀的差異

1.不確定-- 根本沒有,或是不在乎死亡觀,自己也不確定死後 會怎麼樣,因為也不會知道。
# 死亡觀

2. 確定---- @ 靈肉二分的思考取向:
是輕視肉體的 ex.過去空難會讓死者安息,不會去 追究責任,靈魂比肉體高貴
只有把肉體消滅才能得到拯救 ex.不結婚去修行
@ 靈肉合一的思考取向:
認為肉體和靈魂是同樣完美的,只是肉體容易被 後天敗壞。



觀點二之思考應用:
在台灣的社會裡,我們偶而可以看到街頭巷尾的路邊,有人因為家中有人過 世而在辦所謂的法會,大部份就我們所知,多半是屬於民間道教或佛教之類的。 當然,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信仰,對已經往生的人也有所謂的追思禮拜。一個人生 前可能不見得作了些什麼挺偉大或很風光的事,不過對往生者這種象徵性的「儀 式」,卻是從古至今,世界上任何種族或文化都相當一致強調的,這種無論是形 式上或實質上的儀式,其背後也反映了一種人們對死亡的觀點,只不過這個觀點 是要由還活在世上的人去解釋。人死後畢竟沒有辦法重生復活改變任何事情(除 非是神....),很多儀式不過是一種很表面的,人死了本來就沒有那麼大費周章的 辦喪事或什麼的,可是人們還是這麼做,以社會學的觀點來說,這是一種深植以 久,不可推翻的「民俗」吧!死前不能為往生者作些什麼,那死後總可以風風光 光的辦一次喪禮吧!(更何況以後要掃墓呢!)

無論是靈肉二分或靈肉合一都是一種可取的的思考取向,這沒有絕對的對 錯。但是人們在生前對死亡的恐懼似乎在所難免,據說像梁實秋這樣的文人,在 生前對死亡所寫的文章,表達出來的的是一種很達觀的想法,他雖然說自己已經 對死亡這件事看的很坦然,可是實際上等到他進了醫院的加護病房急救時,醫護 人員卻還是不斷的聽到他激動的說出"救我!救我"的話語。這反映出了其實真正 面對死亡時流露出來的恐懼,是足以將生前所建構出來的理想或看法全盤推翻 的。我想真正能坦然面對死亡的人,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他要做到「無私、無 愧」,生前對所有的人或事有所交代,這樣才能坦然的面對死亡啊!要不然,即 使要面臨死亡了,也是會走的不安心或不甘心之類的(歷史事件中壯志未酬身先 死的英雄多半如此)。不過撇開這些「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另一種人面對死 亡流露出來的可能就不是這般,有的人仍然眷戀這個世界的一些人事物,而這是 沒有什麼特殊的理由的,只是面對死亡時人還是要捨棄一切,這是永遠沒有辦法 改變的事實,與其強調個人的得利或感受,只會給人一種只顧「自利」的負面觀 感。

靈魂不滅是一種常為聽到的說法,但是科學至今仍舊沒有辦法證實靈魂的存 在。或許有一天科學的進展會揭開最後的真相的。而死神是永遠打不敗的敵人 嗎?現在的科技或許沒有辦法完全克服死亡和衰老,但是像複製人等的基因科技 日新月異,以後就算人們真的死了,卻可以藉由另一種方式得以重生也不一定。 多年之後,說不定人們對死亡的定義或觀點,或許又有另一番不同的解讀了。



觀點三:欣賞音樂

1.直接的感覺 ex.就是覺得某人唱歌很好聽
# 音樂欣賞 2.知識 ex.聽民謠,原住民音樂
3.生命史的欣賞方法 ex.創作者的生命表達

1.早期..偷.拐.搶.騙 --->"正義"
ex..盧貝松 2.中期..走向親情,愛情 --->"愛情"
3.晚期..什麼是信仰 --->"信仰"

1.旋律
# 欣賞音樂 2.和聲(音色)
3.結構

以貝多芬為例....
早中期....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有奮鬥的感覺;背景:年輕氣盛
中期......貝多芬第24號鋼琴奏鳴曲
代表著熱情;背景:向女伯爵求愛所著作,情緒起伏強烈
中晚期....貝多芬第27號鋼琴奏鳴曲
有溫馨,親情;背景:在戰亂中與女伯爵共同養育孩子,家庭的 生活
中斷期....為爭取孩子監護權不惜寫著彌撒曲
14年毫無創作,聲名大壞
晚期......貝多芬第32號鋼琴奏鳴曲
自我良心的審判;背景:已經什麼都不在乎了,想忘掉。--> 逍遙
@弦樂四重奏...強烈的審判感覺



觀點三之思考應用:
對於欣賞音樂,我選擇以通識活動-宇宙光百人大合唱當中曲目-梁山伯與 祝英台的清唱劇為主題。梁祝是我們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的故事,印象中最能代表 梁祝的音樂也就是那一首,宇宙光百人合唱團選擇了以梁祝為主題,將基本曲調 改編成以清唱劇的方式呈現,乍聽之下很令人耳目一新,事實上也將梁祝的故 事,透過音樂旋律的表達唱出這個悽美悱惻的愛情故事………

*草亭結義:鋼琴簡單的基曲加上合唱團以輕快明朗的聲調,表達出祝英台 離家求學杭州的期待及草橋相逢的爽朗投契。這個地方表達的是期待,祝 英台在封建時代下能女扮男裝出來求學,是非常難得的事,因此祝英台的 心是輕快的,可以暫時脫離家族的壓力;而在草橋遇到梁山伯,誠懇的態 度使得不經世事的英台與山伯非常投契,進而開始了這個悽美的故事….

*三年寒窗:合唱部分仍以同樣基曲旋律,用快節奏的方式交待兩小無猜、 匆匆三載的情誼;三年寒窗要離去,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個人清唱以強度、 聲音的亮度表達著即將離去,心中澎湃的情緒,心中的不捨只能留待日後 相約再相聚;長亭惜別,音樂以跳躍音來表現互道別離,要彼此珍重的複 雜情緒。在這個階段表達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在三年的相知相惜,跳躍的 音色彷彿表達著英台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不捨與梁山伯分離,但是 相約在祝家莊的相聚也代表著梁山伯會發現她是女兒身,情與義難忘呀!

*誓死抗婚:旋律以又低又高的快節奏表達著封建之可恨,對於硬要拆散梁 祝而逼婚的激動情緒;祝英台清唱著梁山伯為何還不來,由原本期待的低 聲轉而飆上堅決高音,誓死抗婚,鋼琴旋律的低音部分以非常重低音表現 著祝英台堅決抗婚的決心;合唱部分仍延伸著重低因的基曲,先以快節奏 旋律、忽高忽低音色象徵著激動反抗的情緒,後來將音色降低,彷彿對著 自己內心訴說著她是為了自由愛情而誓死抗婚的。這個階段表現的是祝英 台的決心,用高亢的聲調表達不滿的情緒,用高低音域驟轉表現她的反 抗,誓死的反抗。

*樓台會:梁祝重逢,用合唱以輕緩的中音域緩緩道出;祝英台用很慢、很 輕、很溫和的對梁山伯唱出自己本是女兒身,三年的時光早已黯許芳心, 怎耐你….來遲一步呀!祝英台用抖音唱出心中的不甘,你來遲了;梁山 伯與祝英台互訴這無奈的種種,用很快的旋律唱出這分離後的發生的事, 像是久別重逢有道不完的話語一番,但是終究已遲,只好請山伯自己保重 了。這裡表演出了錯過的無奈,要是早知道祝英台是女兒身,要是梁山伯 早些來拜會,那….,但是這還是錯過了,雖然不甘心,但是也只能願彼 此過的好了。

*雙雙殉情:祝英台用很緩慢的旋律,訴說著樓台相會還是要分離;語氣逐 漸加快,描述著梁山伯因相思過度而回天乏術,最後用迴音的唱法唱出山 伯一死成長恨,心中情緒激盪不已;祝英台用很低緩的私語般怨蒼天,旋 律一轉,英台決定獨自不偷生,用重音跳動,飆上高音,表達著共赴死生 的決定;合唱部分也用很快的旋律訴說著梁祝生死永不分的決心。我覺得 這裡營造出了很悲慟的哀傷,用重音述說著萬般的無奈,在用旋律音調劇 變的方式表達出怨蒼天弄人,只好追隨梁山伯殉情的堅決意念。

*化做彩蝶:合唱團用很緩慢的重音道出了蒼天為何造作弄有情人,回想起 過去發生的故事,用很輕柔平緩的音調述說著兩人只好化做彩蝶才能在一 起;梁山伯與祝英台也唱出了相聚的時光,不能同生,只願共死化做彩蝶 翩飛;用很輕很輕很緩慢的說著梁山伯與祝英台,千年萬年都分不開。這 裡彷彿唱出了兩人生前雖然被命運捉弄,但是在他們死後卻可以長相廝 守,無怨亦無憾了。

真的很神奇,在我聽完那10分鐘左右的清唱劇,彷彿就好像真的看了一場 梁山伯與祝英台,他們用音樂讓我感受到了其中的感覺,感覺到了期待、感覺到 了快樂的時光、感覺到了依依不捨、感覺到了造化弄人、感覺到了相愛的決心, 即使共賦生死也不怕。用音樂表現出了悲壯的感覺,心裡其實滿震撼的,用旋律 跟音色結構出了這樣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我想歌詞的表現與編曲是很重要的大 功臣,成功的演出了梁山伯與祝英台,就好像讓我們親眼看到一樣。

我覺得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我真的有在用心聽,看著歌詞想像著情節, 就好像自己也融入一樣,只有用心去體會,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才能感受到 編曲的人究竟想要我們感受到什麼。其實,這次應該是我最專心的一次,可能是 因為要交報告,也可能是因為好奇,這樣就能唱出梁祝那樣的故事嗎?結果證明 那是可以的,因為他讓我感覺到了這個故事,感覺到了動容的感動。我想,很多 音樂都可以帶給人不同的感動,只是我沒有用心去聽過,或者是去感受過,這是 用音樂述說了梁祝一生的故事,也彷彿讓我經歷了那個故事一般。

做這個報告滿值得的,雖然說我不覺得宇宙光合唱團唱的有多好,但是至少 就梁祝的故事而言,真的滿感動的。而且,之前的我覺得通識活動真的很無聊, 當然以後的我也不會覺得它不無聊,但是至少就這次的經驗讓我可以用不同角度 去看通識活動,也重新面對了音樂欣賞。記得小時候學鋼琴,總是被老師說沒感 情,因為我只把練琴當一種義務,媽媽要我練我就乖乖練,雖然談的不錯但就是 少了些什麼,現在我知道那是一種融入的感覺;其實在不練琴以後,我對音樂的 感覺就已經跟小時候不一樣,那時是可以輕鬆面對音樂,而且小時候又有音樂底 子,所以在聽一些史詩般的歌曲或是感受一些藝術的時候,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 感覺,是小時候老師教我彈琴所說的那種"融入"的感覺。其實,在面對音樂的時 候,欣賞的角度與內在的感覺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先不要主觀切入,試著從 不同的角度取體會,我想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