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文學與電影 |
|
課程說明 |
課程綱要 |
|
課程說明 |
當法國名導演盧貝松在1999年東京影展上,以他的新作<聖女貞德>做為開幕片時,人們不禁發現:如此老片重拍的宗教性電影一樣可以再一次成為大家熱切討論的焦點課題。其實,在電影成長的百年歷史中,宗教和電影之間,一直息息相關──聖經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歐美製片商改編拍攝成電影,如<十誡>、<木馬屠城記>、<埃及王子>等。在西方,電影藝術不但顯現出西方科技文明的成果,更是充分展呈了一部西方的文明史和另一部與文明史同軌的基督信仰史。 |
略數聖經電影的出現,真是其來有自的:早先在1916年,距電影初次在巴黎放映不過廿年的時間,美國電影之父葛里菲斯就曾鄭重其事地拍攝了一部耶穌基督的故事:<忍無可忍>。這部「忍」片應算是第一部改編聖經的劇情長片。根據Leonard Maltin的電影指南(收錄了兩萬多部片子),「忍」片之後,至少有兩百多部影片直接探討基督信仰,五十部左右描寫耶穌基督。 |
早期的聖經電影,最吸引人之處,還不在其內容,主要在於異地風情和以龐大人力、物力所堆疊出來的壯觀場面。比較受到影史注意的,譬如:<賓漢>。第一部<賓漢>在1926年,由Fred Niblo執導。1959年,William Wyler重拍賓漢的故事,遂成為一部今天我們熟悉的聖經電影,而卻爾登•希斯頓也成了我們腦海中,極易浮起的聖經英雄的模型範本。另一部同等重要的影片,當推<十誡>,是由史詩導演Cecil B. de Mille分別在1923年和1956年,兩次拍攝而成的。 |
跳過一部極受爭議的影片:「基督的最後誘惑」(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1988),另有一部比這部更為重要的影片,當推義大利導演帕索里尼P.P.Pasolini的<馬太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1964)。這部影片完全擺脫了好萊塢聖經電影虛假的壯觀與華麗,而以黑白影像聚焦在中東,重現了一個更真實的基督與聖經的世界。 |
既有回溯,兼具展望未來,如今我們「聖經文學與電影」的課程,大致將歷來「聖經電影」區分成為六個大類:(1)取材聖經本身故事的電影;(2)發揮基督精神的經典名片;(3)探討基督之道的一般文藝佳構;(4)印證基督信仰與人性觀照的科幻影片;(5)凸顯追求主愛的真善美基要主題,而諷刺虛偽宗教和人為偏差的影片;(6)見證基督的個別真實故事影片。我們平均在這六類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有觀賞,有授課並討論,願將「聖經文學」與「聖經電影」合為一爐而冶之,同時嘉勉學子活出一個有信、有望、有愛的人生。 |
|
版權所有:中華基督徒專業人員信望愛社
歡迎和我們聯絡:fhl@cef.org.tw Tel:(02)23695257 Fax:(02)23672139 郵撥帳號 15420118 台北市中正區100羅斯福路四段22號四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