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四甲 8743106 
---------------------
林珮伶

一、不同的邏輯思考當運用於不同的事物

在談到【人類的思考模式】的課程中,老師提出了四種思考邏輯方式:

1.      序列式邏輯:科學性的思考邏輯。意指思想的產生,是從一個前提去演生另一個結論,所以看到一個結論也可以推想回原來的前提。

2.      列舉比喻式邏輯:儒家的思考邏輯。基於某種前提之下,列舉種種的比喻支持前提。是偏向詩、文學及藝術方面的思考方式。

3.      反合邏輯:佛教禪宗的思考邏輯。運用個人修持的工夫,把對立存在的兩面,合而為一。強調固著的思想有礙於佛法的修行。

4.      對立邏輯:基督教的思考邏輯。強調上帝是絕對的公義、也絕對的慈愛。

    這四種邏輯思考模式皆有其各自的起點,建立於不同的層面,因為這樣的差異,引起個人探索的興趣,觀察身邊的人,看看他們的運用那一種思考邏輯。

    前一陣子,因為父親過逝,家族的人討論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處理後事,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儀式呢?為了這件事哥哥及長輩們開了個會議,有的主張用佛教,有的主張用道教,每個主張都有其一套的理論及思想,也都很有道理。當時,覺得很納悶,那到底哪一種說法是對的?是較合理可採用的?後來,了解有各種不同的思考邏輯,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每個人用不同方式進行思考,所以產生了如此的爭論與差異。於是我把他們的觀點,依照邏輯思考方式作了以下的整理及分類:

*序列式邏輯思考

A.     因為他生前是偏向道教的,常參與寺廟活動,又喜歡熱鬧,所以,我們當然要依他喜歡的方式替他處理後事,風光的把他送走。

B.     他走的那天,用佛教的方式送他去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他已經到了佛祖那邊,之後的後事,當然就要用佛教的。

這類的思想是一層層序列的,說明前因,決定了後果。A以往生者生前的喜好,推論他生後也會喜歡那樣的方式,依照他喜歡的方式處理,才是合理的。B推論往生者已經隨著佛法的助念到達了西方極樂世界,既然已經到了那裡就應當用佛教的禮儀。這兩者都是依序列式思考,可是,卻因不同的前提產生不同的結論。如果再換個前提,因為他已經過逝,不會有知覺,不會有所謂的喜歡與不喜歡的感覺,更不會有到達什麼地方的能力,所以,使用什麼樣的儀式,他不會知道。那麼這個序列式邏輯是否比AB兩者的推論更為合理了?序列式邏輯似乎會因不同的前提,產生的不同的推論。

*列舉比喻式邏輯 

C.     如果他生前做的選擇都是對的,今天就不會這樣了。

D.     舉例說明佛教比道教好。佛教的儀式莊嚴而隆重;道教是由佛教分支出去的,佛教的師父有修行,道教沒有等。

這裡運用舉例,應證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他們都站在佛教是對的是好的前提下,舉出一個個的例子佛教比道教好,選擇佛教的人思想比較正確,來支持自己的思想是正確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站在道教是對的好的前提做列舉比喻式的思想邏輯。列舉比喻式的邏輯在這裡就顯得不具有說服力。

*反合邏輯

E.      討論這些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應該是兒女的這份孝心。

表達應當跳出爭論佛道的圈圈,給予一個反向的思考,這樣的議題不是在於佛道的好壞,每個宗教都有各自的思想,推論及批判彼此的觀點,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提出了另一個思考空間,思考兒女的孝心為何,跳出佛道的迷思。

*對立邏輯

    討論過程中沒有人使用這樣的邏輯,或許,在我們的思想邏輯裡,對於對立邏輯還是無法完整的體會,如果能體會及了解的話,應該會接近上帝,相信上帝,而使用基督教的方式處理後事,不會有這些無謂的爭論了吧。

    從這些思考的邏輯發現:不同的前提、不同的邏輯之間是不易進行溝通及取得平衡的,不同的議題就應當運用不同的邏輯。對於這樣一個屬於宗教層面的議題,用序列式或列舉比喻式,似乎都無法給予一個完美的解釋,爭論實在沒有什麼的意義,只像在搞宗教鬥爭。反到是反合邏輯,看似沒有正面的回答問題,卻又很精闢的給了一個答案。會議的結果,把決定權交給了兒女們,決定用佛教的儀式,非關其它,純粹是一份心意,就是把事情處理好,儀式只是幫助我們處理事情,不該淪為執著的點。在這些思想邏輯中打轉後,也發現真如老師所告訴我們的,不同的事務要使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才能真正的面對問題。

二、反合邏輯與心理輔導

在上述的主題【人類的思考模式】,其中談到了中國式佛教以禪宗為主的【反合邏輯】,從個人的修行的功夫思考,把對立的兩面同一的感受,在正與反中運用自己的思想將其合一,強調固著的想法有礙於佛法的修行,並用了「一指」的故事,解釋這樣的思考邏輯。而這樣的反合邏輯常被使用於心理輔導上。

也許,是最近接觸了些許佛教的東西,對於這樣的反合邏輯較為敏感,也常常運用了這樣的思想,發現這真的有助於心理上的平撫與輔導。

記得,父親過逝的那天,我們都很難過及不捨,當然會想著他生前的好與我們的不孝,執著於悲傷的情緒。師父就用了反面的思考,應該想想父親受病痛的折磨那麼久,如今他離開了,脫離痛苦往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應該替他高興,不在人世間受難,而且,做父母的人,最放不下的是兒女,我們如果哭了,他看了也會捨不得離開,我們也應該放下,讓他安心的離開。

換了這樣的角度思想,心理上也就比較豁達,不執著於不捨與悲傷,而是替他高興。雖然,我們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不知道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否真的存在,不知道吃齋、念佛、折蓮花是否真的能回向給父親?但是,仔細想想這之中還真的有些心理層面的意義在。把死亡解釋為去了極樂的地方,沒有苦痛,就不會捨不得讓他走。家屬們吃齋、念佛、折蓮花,解釋為回向給往生者,不論這是否有實質意義,但就科學的角度,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家屬轉移注意力,把悲傷化為力量,藉由這樣的模式平撫了心情。

反合邏輯,用反向的思考,將原本看不清、想不透的事情轉化,跳出框框,將自我拉開,用另一個角度及層面看事情,在心理上有了一個新的方向面對。這也是為什麼在心理輔導上常被運用的原因吧!

三、理性

在談到【心理學人論】課程中,老師談到了理性,不同的學派對於理性有不同的定義與假設。有的主張,理性是眼見為憑,但是眼見為憑,所看見的事務是可以被操弄的,看見的並非事實的真相。卡爾巴柏提出了批判性的理性主義,主張永遠要批判自己的前提是否可靠,是否不可否證,運用前提具可否證性進行思想。而在心理實相論中,理性則淪為一種工具,只有承認自己不理性才是理性,能使人理性才是理性。

個人認同只有承認自己不理性才是理性,能使人理性才是理性這個觀點。往往在爭論一個議題時,常常會聽到爭論到最後是彼此的漫罵,指責對方不理性,不合理,可是,再由第三個旁觀者來看,指責別人不理性的人也是相當的不理性。再以上述爭論佛道儀式為例,甲說:「道教是不好的,他們都是在賺錢,道士又沒有修行怎麼能比得上佛教?」乙說:「你怎麼可以說道教不好呢?那只是因為每個宗教的觀點不一樣啊?佛教才不合理,每一個往生的人不論生前做什麼,都可以往西方極樂世界,這才不合理,那犯法的人都不用受審判嗎?」乙看似很理性的分析了這樣的差異,說穿了是宗教立場不同,批判了甲的說法,但自己卻也不自覺的,不理性的批評了別人的宗教信仰。

人根本就無法完全的理性,認清事實,承認這樣的不理性,思考出如何使人理性才是理性。所以,在爭論要使用佛道的方法時,聽到他們開始不理性的互相指責,在一旁的我,知道人是無法理性的,不該指責別人的不理性,便思考要怎麼樣使他們理性的討論問題,把理性當成工具,使提出問題的目的,能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於是,笑了笑的說:「佛道的不同,本來就是宗教間的差異,我們不該爭論哪一種宗教比較好,而應該回歸正題,純粹的討論要使用哪一種儀式或由誰來決定。」將他們的爭論拉回一個較為理性的方向。由此可見,理性不是拿來審視一個人的思想,而是要使用它幫助我們尋求所有事情的真實意義。

---

完成了報告,還是不免要發表一下感言,嗯..知道不會加分啦!

自從期中報告「莫名奇妙」的被評為優良作業,對於期末報告就倍感壓力。因為之前從來沒有思考過,該怎麼樣做報告,只是依據要求做出報告,在期中考後,老師花兩堂課的時間,檢討報告,才知道做報告原來是一門學問。但那兩堂課的檢討,卻讓我做這份期末報告時,產生了一些瓶頸。就像本來走路是件很平常的事,從沒思考過,可是有天卻有人問:「你是怎麼走路的?」我才開始思考了手腳要怎麼運用,但這樣的思考後,卻讓我走的有點彆扭,忘了走路輕鬆自在的感覺。

雖然,還是做完了期末報告,但對這份期末報告,卻沒有什麼信心。唯一肯定的是,花了比較多精神與時間在這份報告中,希望,在彆扭之下,沒有失去原來的水準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btm.gif (475 bytes)